建站频道
      分享到:

      一个艺术实验样本的意义索隐--刘春杰《私想者》读解(作者:何平)

        作者:核实中..2009-09-15 16:20:38 来源:网络

          1.作为一个近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者,我对版画,对木刻艺术传统的审美经验是建立在胡一川的《饥民》、江丰的《码头工人》、陈烟桥的《都市的背后》、李桦的《怒吼吧!中国》、古元的《割草》、洪波的《参军图》这个谱系上的,版画是一种力的艺术,就像版画艺术生成过程中将思想贯注到刀刃。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能够发现刘春杰《私想者》对传统资源的吸纳。《私想者》的艺术实验和现实之间的隐秘关系,恢复的是版画艺术介入命名、阐释现实的传统。
          这样的传统和现代版画在中国的倡导者是密切相关的,不管后来版画在中国的发展发生了怎样的黑白和浪迹,但现代版画的中国起点,是作为整个中国的历史见证而存在。于是,苦难、挣扎、反抗、新生成为现代版画的主要主题。与中国传统木刻艺术不同,“中国新兴的木刻,一开始,它就是在斗争”。(《上海木刻作者协会成立宣言》,1936年)版画的现代传统来源于底层、民间,像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受难》。应该说,这样的传统显然是一种自觉的选择,如果是偏见,也是有意的偏见。鲁迅在1936年6月间回复郑振铎的信中说:“盖中国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欧洲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于弥漫于画苑,而别一派,则以为凡革命艺术,者应该大刀阔斧,乱砍乱劈,凶眼睛,大拳头,不然,既是贵族。”事实上,我们也发现了“大刀阔斧,乱砍乱劈,凶眼睛,大拳头”也非版画惟一的出路,之所以偏于一径,是因为“木刻是整个文化的一部门,对神圣的伟大的救亡运动,我们当然是要以最大的赤诚和努力来参悟的。”因此,在一个承平的时代,版画艺术充分彰显其艺术表现力当属必然。版画艺术在新中国,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发现也证明这一点。以刘春杰为例,像《故园金梦》、《童谣如梦》、《风儿轻舞》、《相伴永远》、《晚风轻轻吹过的时候》,那种从黑土地、林森林里氤氲出来的唯美、神秘、迷离和梦幻,抵达的是版画艺术的另一种可能。在这一种可能之上,刘春杰某种程序上已经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界形成属于他自己的风格化的东西。但刘春杰却没有仅仅止步于此,他的《私想者》关注的是现代版画的现实主义传统,从而把自己的艺术疆域向另一个方向作了拓展。刘春杰这个艺术经历的说明:其一,“唯美”不一定就会像鲁迅先生所担忧的 “入颓废一流”:其二,当他由缈远、唯美沉潜到切实、锁细的身边世界,版画艺术同样有着丰富的的表现空间,版画可以是想象的,也可以是写实的。


          2. 和《故园金梦》、《童谣如梦》、《风儿轻舞》、《相伴永远》、《晚风轻轻吹过的时候》相比,《私想者》这一组版画,刘春杰的线条和构图变得简洁、朴拙,版画的“刻”的艺术规定性被强调出来,这样的“尚简”和“守拙”,让人联想到中国木刻版画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风格的调整背后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隐藏着一个是艺术家世界观的变化。“故园”、“童年”、“梦境”这些关键词曾经是刘春杰意义世界的根底,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故乡。相当长的时间,刘春杰就是用他的想象和手中的刀肯定这样意义世界的存在。但到了《私想者》,却是梦境退隐,世界之变,“时间”开始成为一个重要詚。这样刘春杰的世界发生着断裂,一面是记忆的、梦一样宁静的世界;一面是现实的喧嚣的世界。两个世界既紧张、碰撞,也对话、参照,彼此缠绕、必定。这时如果要肯定自己记忆中的意义世界,就必须正视世界之美在时间长河的流逝,就必须承认世界的荒谬性。因此我们可以说,《私想者》的起点是对世界的荒谬和的感知和体认。
        正是因为我们对刘春杰复杂的心灵转换的揣想,我们相信刘春杰的版画是精神性的。所谓“私想”就是他自己在世界中生活着,并且思想者。刘春杰“私想”之“私”是对世界观照和思考的原创调性和个别性的强调,其结果是洞悉世界的荒谬。那么,面对这样的结果,刘春杰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是伤怀世界之美的流逝,还是揭破真相,昭示出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伤害着我们曾经对世界的想象。“我思我在”、“独言独语”、“自幽自默”,《私想者》三个单元,构成一个整体,所指向的恰恰是刘春杰的思想漫游和现实选择的路径。因此,和“荒谬”相关联的是《私想者》对批判立场和姿态的选择。正是从这种意义上,刘春杰的版画接续了现代版画艺术介入现实的传统,但又找到了自己的通道。在这里,版画不仅仅是和现实的同构,不仅仅是应时的宣传,而是个体声音的传达和表述。
          现代知识分子之所以具有 “现代性”,之所以为“现代”,归根到底是因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血管中先天的就流淌着批判精神的血液。表达批判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刘春杰选择了“幽默”。应该说,幽默的批判在人类精神史是有迹可寻的,作为现代知识分子重要精神资源的法国知识分子传统,他们将喜剧精神和批判精神整合的革命实践证明幽默并不是批判的敌人,幽默不仅不会妨碍知识分子的独立批判精神的彰显,反而幽默、喜剧和批判结盟会使知识分子的批判变得从容和优游。因此,幽默不仅属于英国,属于绅士传统,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与英国式的绅士幽默大异其趣,法国的喜剧思想中渗透着鲜明的批判精神或革命精神。”(闫广林:《历史与形式》)幽默可以是热情的参与、介入现实,可以的攻击性。中外文化史都证明着一个基本的事实,当人民的声音被压制着的时候,不得不通过幽默和讽刺来表达自己。现代中国的鲁迅这样的认为着,在西方人抵也是如此。玛丽•李•堂森德在《幽默与19世纪德国的公众场合》中说到过:“在那些革命前的年头里,大众幽默蓬勃发展,这使德国也像冷战期间的东欧诸国一样,参与了生机勃勃的地下异议文化运动。在东欧,幽默变成了一件主要的政治武器,反对压制人和压制人权和社会制度。”所以有不合理和不平等,有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地方,幽默还是投枪和匕首。要在“合理世界的来临”的道路上担负起幽默的责任,幽默不能不是投枪和匕首。
          从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史看,丰子恺的漫画发展着幽默的可能,但他的重点是对于日常生活趣味的发现和憬悟。而现在我们进入到刘春杰的《私想者》就会体验到他的幽默“非装饰性”的一面。说到底,最容易产生幽默的地方就是生活的悖谬之所。批判让刘春杰和现实之间保持着一种清醒的紧张和对抗。我们之所以要把幽默的批判性强调出来,是为了突出刘春杰这个艺术实验样?


          3.《私想者》是一本图书。图文书是目前图书出版市场的时尚。刘春杰作这样的选择是一种冒险。因为,艺术往往和时尚、流行不搭调,因此,艺术家往往对艺术品的市场化保持着一种戒备。但大众传媒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传播工具,当代艺术家如果一味地疏远大众传媒,其结果只能使自己的话语空间越来越逼仄,使自己日渐渐边缘化而丧失参与现实、批判现实的力量。因此,刘春杰的选择似乎在尝试着一种更为主动生存方式。不再被动、消极地抵抗大众传媒,而是积极去占领大众传媒,参与市场。从而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艺术家置身传媒时代而向大众传播思想的艺术实验样本。既然在我们的时代,图文书是面向大众的快捷通道,艺术家放弃这种尝试,堵塞的是和大众沟通、交流、对话的路径,那去艺术的生命力如何体现呢!从版画艺术本身来说,《私想者》中线条、色彩和文字之间的互无、互补性恰恰将各自的艺术个性渗透到彼此的缝隙。因此,刘春杰的《私想者》对唤起普通读者关于版画艺术的想象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作为一个艺术家,不仅仅是属于画室,他应该要有一种意识,自觉地担当起艺术传统向当代延伸的责任。

        来源:网络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9(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