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美术理论 >> 理论库 >> 版画
      分享到:

      中华大粮仓中盛满的歌与梦

        作者:核实中..2009-09-15 16:18:53 来源:网络

          荒原的早晨是宁静的,在迷茫的大沼泽边,两个刚刚进行完土地丈量的女知识青年在这里休息,其中一个已经疲惫不堪了,伏在塔头草墩上酣然入睡,而另一个则坐在那里,抱着膝头,神思向往地眺望着远方,在她们的身后,几朵淡淡的野花伸向无边的天涯……这是北大荒知青版画家张朝阳1982年的作品,名字叫作《歌与梦》,被收入中国美术馆珍藏。

          那荒蛮的田野与充满朝气秀丽的姑娘相对称,既有纯朴的自然之美,又有粗犷的野性之美,显示出拓荒者豪放的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歌与梦,是北大荒人拓荒生活的一个鲜明写照。

          在艰苦的创业岁月里,北大荒人就是凭借着艰苦奋斗的北大荒精神,把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演绎得出神入画,开拓理想的境界,创造现实的辉煌。使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变得那样雄浑壮丽,大气磅礴,他们不仅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征服了险恶的荒原,构建起令世人瞩目的共和国最大的农业企业集团,开拓出代表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不逊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并且制作出博大精美的文化产品,展示出极为丰厚的文化底韵,锻造出震撼人心的北大荒精神。开拓一片荒原,建成一域绿洲,繁荣一方文化,凝聚一代人心。这种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依存、产业与文化互为依托,互为促进的社会现象,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明社会提供了最好的范例。

          于是,在北大荒集团建成的年可提供200亿斤商品粮的中华最大的粮仓中,同时也盛满了歌与梦,盛满了可与物质财富相比美的北大荒文化精品。

        一、英雄之歌、创业之梦
          北大荒是英雄荟萃的世界。打开共和国的开发史,你可以看到没有任何地域能汇聚如此众多的功臣模范:井冈山的老红军,南泥湾大生产三五九旅的四个营长,上甘岭战役下来的十五军,塔山阻击战的孤胆英雄,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英雄创业,必然产生英雄赞歌!前后涌入北大荒的十多万转业官兵和那个时代中最优秀的一批文化人,在成为拓荒者的同时,也成为拓荒岁月的历史记录者和描绘者,他们一手扶犁,一手执笔,使身心得以抒展,使激情得以燃烧,于是,在北大荒开发创业的那些难忘的日子里,伴随着荒原的消逝,耕地的延伸,农场的林立,机器的轰鸣,从那片滚烫的黑土地里生长出茁壮的庄稼的同时,也植生出丰厚的小说、散文、诗歌、版画、电影、摄影、音乐……

          那是北大荒的英雄之歌,洋溢着多彩的创业之梦。

          北大荒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雁飞塞北》,作者林予,1958年转业来垦区,历任850农场农工、《北大荒文艺》编辑、牡丹江农垦局宣传处文艺助理员。在负责853农场4分场(雁窝岛)的场史撰写工作的同时,他激情澎湃,以1956年铁道兵和1958年转业官兵开发荒原上的雁窝岛、建设农场的生活为原形,创作了这部反 映了北大荒人艰苦创业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不仅能够激发人们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而且对北大荒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作家茅盾在总结全国文学创作成果的书面发言中,曾将这部长篇小说列为当时的优秀之作。

          林予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出版之后,又一个转业军官钟涛的长篇小说《大甸风云》于1964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特别令人感动的是,郑加真、窦强、杨昉、史方、郭力等老转业军人作家,他们不但自己创造了大量小说作品,更是倾尽心血,把极大的精力用于辅导培养垦区新人,许多后来成名的知青作家淡到这时,无不潸然泪下。

          火热的创业生活必然产生壮美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战士和诗人。如徐先国写的《永不放下枪》外,还有郭其良的《坚定志向寄北京》,杨荣秋的《夸土地》,采罗的《北海之歌》,肖英俊的《云山诗抄》,王忠瑜的《雁窝岛之歌》,陆伟然的《垦荒诗草》,姚中晋、王吉厚的《乌苏里江畔》,以及彩斌的《北大荒姑娘》,秦风等人的诗歌。

          北大荒诗歌的发展,除了垦区这个繁荣兴旺的摇篮外,还有一支骨干力量,那就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北京等地下放到北大荒来的诗人和作家所起的作用。如艾青原是《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聂绀弩原是香港《文汇报》主笔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梁南原系《空军报》记者。他们来到北大荒后,积极投入北大荒火热斗争生活,写下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而著名诗人郭小川在北大荒写下的名篇《刻在北大荒土地上》,以前所未有、至今无人超越的层次,把北大荒人和这块神奇的土地升华到了时代的高度,开拓了文学美学的新境界,至今仍激励着百万北大荒人奋勇向前。

          郭小川,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司令部机要秘书。以充满激情的豪放诗歌闻名于国内外,因此,作为一个老垦荒战士,他对开发北大荒的英雄壮举激动不已,他曾随王震将军来北大荒了解过拓荒的历史,1962年12月,他再次来到当时牡丹江农垦局所在地虎林,亲眼目睹了战士们那种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生活,他抑制不住内心奔涌激情,在一间小屋里,吟成了他不朽之作的诗篇《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人纵论历史,点评江山,尽情讴歌英雄的北大荒人无私无畏的精神,写出了北大荒人对黑土地无限钟爱之情和崇高纯净的理想。这首诗读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具有中国诗歌传统的音节美。诗人在结尾时写道:

          “……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

          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
        ……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


          北大荒文学中的散文也曾在国内颇有影响,涌现出一大批有成就的优秀散文作家,他们以歌颂伟大的开拓生活为主题,突破了社会上流行的歌颂式散文创作那种平淡无奇、言之无物的现状,为当代中国散文创作的地域化风格提供了有力的范本。

          如林青的《冰凌花》、《大豆摇铃的时候》,丁继松的《在完达山中》、《在北大荒旅行》,平青的《红叶集》,陈凤楼、平青的《金色北大荒》,高瑞林、郭鸿勋等的《雁窝岛》,郑加真、肖沉等的《战斗在北大荒》等。这些作品对培养和激发人们热爱边疆、建设边疆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国内知名的女作家丁玲蒙冤来到北大荒,坦然地走进北大荒人的行列,与那里的乡亲同呼吸,共命运,结下深厚的友谊,写下了《初到密山》、《杜晚香》等作品,在她去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北大荒人从千里之外送来一面红旗,上面由著名画家范曾劲书:“丁玲不死,北大荒人敬献,这面鲜红的旗帜,带着百万北大荒人的体温,轻轻覆盖在她的身上……

          《英雄战胜北大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伟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彩色纪录片。影片的拍摄得到了文化部、总政治部的关怀,派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人员来垦区拍摄。影片集中表现十万官兵开发荒原的英勇气概和巨大成果。

          1959年,在建国10周年的大庆时节,我国第一部反映北大荒题材的彩色故事片《老兵新传》作为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引起了轰动效应。这部影片由著名作家李凖担任编剧,他是在1956年深入友谊农场,采访了众多人物后酝酿写成。影片人物形象生动,深得观众喜爱。影片由著名导演崔嵬执导并主演,在银幕上第一次塑造了北大荒人的光辉形象。后来,该片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奖。1960年8月,牡丹江农垦局文工团的话剧《北大荒人》在京演出,获得成功。在王震部长的关怀下,该剧改编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来垦区拍摄。该剧编剧由范国栋担任(集体创作,晓范执笔)。导演崔嵬,主要演员除北影崔嵬、张平担任外,均由北大荒文工团演员担任,其中有著名演员于绍康、袁玫等。这是北大荒第一部借助外力,自己编写、拍摄的彩色故事片,于1963年在全国公映后,获得好评。

          黑土地的开发为共和国建立了可靠的粮食基地,同时,也提供了一大批豪放而精美的艺术珍品,其中北大荒版画就成为在国内最有影响的美术学派。以转业军官为主体的画家们与波澜壮阔的荒原开发相同步,创作了大量优美的版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洋溢着北大荒艰苦创业的英雄主义豪情。他们用一整套北大荒版画独有的表现形式,对当时的中国版画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垦区因此而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了“版画艺术之乡”称号。

          在这支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晁楣。他1958年转业来到北大荒,被分配到八五三农场五分场。这是一个新建单位,座落在莽莽荒原上。晁楣一边参加打草、踏荒、搭马架子等项劳动,一边开始积累创作素材,挤时间勾画草图,创作出版画作品《荒原春夜》:在北大荒春天的夜晚,两台拖拉机的灯光撕开了迷茫的夜色,两只偌大的黑熊在灯光中或站立观望,或俯首寻觅,拓荒的野性岁月和艰辛展露无遗。《荒原春夜》是晁楣转业到北大荒创作的第一幅套色木刻,也是著名的北大荒版画的第一幅作品,它最初发表在1958年11月出版的《北大荒文艺》杂志创刊号封二上。


        北大荒版画成为我国新兴版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经过垦区第一代版画作者集体的努力奋斗,加上各级领导和美术界的支持与关怀,共同创造出来的。在这个创作群体中,除晁楣之外,还有一大批成就卓著的版画家。他们在艺术上,刻意探求,锲而不舍,为北大荒版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张作良、张祯麒、杜鸿年、张路、郝伯义、李亿平、廖有楷、杨凯生、徐楞、刘洛生、吴哲辉、葛德夫、白仃、孔祥生、方元等等。


        北大荒开发的历史见诸于文字的较多,与此相媲美的是记录下大量的珍贵照片,一大批转业官兵,不畏严寒,不怕艰苦,长年奔波在垦区第一线上,捕捉到十分珍贵的艰难创业的动人场面,激励着人们以更高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当时,从部队转业来的专业摄影记者有:宝泉岭农场的王尊信(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组教部摄影员),郭沫水(《铁道兵》报社美编兼摄影),友谊农场的许长山(曾是《前进画报》社制片组长兼记者),八一农大的李丛杰(曾是南京工程兵学校摄影员)等,也有从八一电影制片转业来的摄影师,如牡丹江农垦局宣传处的周居方、董云波、张剑辉等。特别是“反右”扩大化而下放北大荒的《人民画报》摄影记者吕向全――由于他先后担任牡丹江农垦局、东北农垦总局、兵团、省农场总局宣传部摄影记者的工作,并长期从事摄影的组织工作,使他成为北大荒摄影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持续四十年为北大荒拍下了数以万计的珍贵照片,如此大跨度、多角度地反映北大荒的全面建设,国内也极为罕见。

        二、青春之歌,感悟之梦
          1968年前后,先后有54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当时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的时代,知青们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投身于垦区的开发建设,把他们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块黑土地,尽管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曾剥夺了一代青年学习的权利,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许多痛苦的折磨,但这毕竟是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独有的大规模文化移植运动,知青们把大城市的文化、文明传输到偏远的北大荒,把他们的知识、才华用于边疆的开发和建设,为北大荒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创造了盛极一时的知青文化,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青春之歌。

          在老垦荒战士的言传身教下,北大荒培养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知青文学艺术人才(后成为作家、艺术家),如著名作家张抗抗、梁晓声、肖复兴、陆星儿、贾宏图、蒋巍、韩乃寅、陈可雄、孟久成、宋学孟、刘进元等;画家陈宜明、周胜华、赵晓沫、李 斌、沈加蔚、刘宇廉、张朝阳、王兰、于承佑等;还有著名艺术家姜昆、赵炎、师胜杰、濮存昕;青年舞蹈家李忠梅;摄影家黄成江……当然更多的是接受过北大荒的战斗洗礼,以常人无法拥有的顽强坚毅走上国家各个重要机关岗位的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新闻工作者等等。知青们在北大荒生活的经历不过十多年,但他们的从北大荒起步后在文学和艺术上成就却整整影响了共和国的一代人。

          梁晓声于1968年从哈尔滨市下乡到兵团一师一团(锦河农场)。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是梁晓声的成名作,同时一扫过去简单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呻吟,以激昂、悲壮的情感,否定那个愚昧的年代,为北大荒的知青小说创作开创了先河,他的小说《今夜有暴风雪》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雪城》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年轮》播出后,产生很大的反响。

          杭州知青张抗抗,1969年9月来到北大荒,她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张抗抗自选集》五卷,现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成为国内知名的作家。

          李龙云、邹静之、贾宏图、蒋巍、何志云、庞壮国、王长军、王新第、余晓惠等知青作家都写出过极为优秀的北大荒文学作品。他们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感悟人生,写出了他们灵魂深处的痛苦、忧伤、悲哀、但也有过真诚和欢乐。在沉重的反思后,知青们没有沉缅于无尽的艾怨里,而是以更积极进取的精神走上新的人生道路,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始终把北大荒看作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每一次家乡的深情呼唤,都会激起千万个家庭的强烈响应!

        在知青的行列里,出现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曲艺表演艺术家。北京知青姜昆,1968年下乡到兵团16团(现新华农场),曾任农工、炊事班长、团政治处创作组成员。此间,曾创作和表演许多曲艺节目,成为兵团曲艺演员中的佼佼者。1976年被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招为弟子,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当了相声演员。由此成长为观众喜爱的著名笑星。现在是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说唱艺术中心主任。

          北京知青赵炎,1968年下乡到兵团32团五连(北兴农场五队),历任农工、拖拉机驾驶员、康拜因驾驶员、团宣传队员。1976年,赵炎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被马季看中了。当年秋天赵炎就被调到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1985年师徒俩参加全国十大笑星评比活动,他们新创作的《红眼病》相声针砭时弊,切中要害,结果一炮打响,马季高中榜首,被广大群众投票评为全国十大笑星头一名,姜昆、李文华、侯跃文分别第二、三、四名,赵炎列在第五名。

          哈尔滨知青师胜杰,1968年下乡到兵团二师8团(现二九0农场)当兵团战士,后到团宣传队工作。主要创作和表演曲艺节目,多次参加文艺汇演受到观众欢迎。1977年调黑龙江省曲艺团工作,由此成长为著名相声演员,广大观众喜爱的笑星。一级演员,现在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工作。他们不忘北大荒,多次回垦区探亲演出。

          北京知青濮存昕,1969年到北大荒下乡,种地、放马,1977年返城入空政话剧团,1986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电影《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电视剧《英雄无悔》、《来来往往》、《光荣之旅》等扮演主要角色,成为国内知名的演员,他不忘家乡,免费为农场的产品作广告。

          在知青队伍中也有一批北大荒培养的画家,他们起步于北大荒,在老同志的帮助带动下走上艺术的圣坛。
        上海知青冯远,下乡到查哈阳农场,后来成为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作品《秦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等多次在全国获大奖,先后任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

          上海知青陈宜明,在兵团十九团(五九七农场)工程连当工人,他创作的套色木刻《归歌》、《这里也是大学》曾分别被《人民画报》、《人民中国》等刊物发表,受到美术界的赞赏。后成为国内知名的画家,作品多次获国家金奖。


          周胜华,1968年中学毕业到兵团一师独立二营(黑河马场),是兵团版画创作班培养出来优秀画家,多件作品获全国美展和版展金、银版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3年,他被国务院审定批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张朝阳,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同年来八五三农场,他多次参加兵团和总局美术创作班,多幅版画作品在国内外获奖,1993年中国、美国、日本等国有关艺术机构联合授予他“世界艺术名人”称号,其传略将收入《世界当代书画名人》 辞典。现为黑龙江省版画院副院长。


        郝伯义是1958年的转业军人,在北大荒版画开拓者晁楣、张作良等人的直接指导下,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在第一批北大荒版画的开拓者们相继调离垦区后,他成为北大荒版画的传承者,他在坚持创作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养新人上,办班11年,总共培训411人次, 这批学员先后创作美术作品473件, 共有70多人分别成为专业画家、美术学院教师、美术编辑,有的还当上了美术高等院校的研究生。使北大荒版画持续几十年大放异彩。现今,在全国美术界,到处都有参加过兵团美术创作班的人。

          北大荒也培养出知名的摄影家,双鸭山知青黄成江,1968年下乡到八五三农场,历任新闻干事兼摄影记者,他的大量作品都是源于北大荒的黑土地,曾被选送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并在国内外重大摄影艺术展览上获大奖、金、银、铜牌奖60余次。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兴办《黄成江摄影艺术展览》,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

          哈尔滨知青汤富,1968年下乡到兵团3师20团,历任农工、教师,1992年调入总局宣传部,担负组织全垦区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工作。北大荒摄影家协会主席。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千余幅,有200余幅作品在各级影展比赛中获奖。多年来纪录了江泽民、温家宝、李鹏、朱镕基、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黄菊、罗干、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垦区的珍贵历史镜头。编辑出版了《感悟北大荒》等多本画册。

          难忘,北大荒的青春之歌。

        三、豪放之歌、腾飞之梦
          清除了“文化大革命”的余毒,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新时期的北大荒开始向现代化农业的目标大步前进,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北大荒的文坛老将焕发创作青春,

          文坛新秀不断涌现,垦区文艺创作队伍第一次呈现出老中青三代人并肩耕耘的格局。随着垦区经济的大跨越式发展,北大荒文化也开始出现第三次繁荣,吟唱出大发展的豪放之歌。

          这个时期的初期,出现了常青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三色水》和一批有社会影响的文学作品,如郑加真的中篇小说《铁疙瘩的梦》、窦强的《十三号盲流点》,曲洪智的《蓝月亮》,孟久成的系列短篇小说《北大荒人物素描》,杨孟勇的短篇小说《屠牛少年》等。

          特别突出的是一些本土作家。常新港是转业官兵的后代,曾任《北大荒文学》、《北方文学》的编辑。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他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是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原型,充满了深沉和悲壮,有极强的感染力。1989年,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儿童长篇小说《青春的荒草地》,紧接着又有长篇小说《青春的激情》相继问世。短篇小说《独船》获全国第一届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青春的荒草地》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奖,1993年获儿童文学奖。

          王左泓也是出身于老垦荒的家庭,1981年调《北大荒文学》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1987年调入哈尔滨市文联,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小说《鬼峡》、《丑妮》、《邮递马车》、《魔鬼河》、《呦呦鹿鸣》等。他的作品大气感人,构思精巧。王凤麟是成长在垦区的青年作家,发表文学作品170余万字。其中《野狼出没的山谷》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集《雪葬》获丁玲文学奖。部分文学作品被译成英、日、法、俄等多种文字和被港台地区报刊收录转载,个人辞条也被收入多种名家辞典。

          留在北大荒的知青作家张玉林,仍然勤奋追求着艺术的梦,他先后在《诗刊》、《诗神》、《星星》、《诗林》等报刊发表诗歌700余首,著有诗集五部。其中,诗集《麦子上的村庄》获第三届东北文学奖二等奖,诗集《情满山河》获第三届丁玲文学奖三等奖。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一大批由黑土地上产生的本土诗人茁壮成长起来,如任歌的诗集《雪野诗魂》、《会飞的歌》;苏冬的诗《国土》、《水》;蓝马的诗集《肤色风》;王军的诗集《灵感的拂晓》、《相信春天》;赵宝海的诗集《心外庐诗词》;流岚的诗集《心影》;朔星的诗《雪原意识》等。他们这一批北大荒的后生代,承前启后,饱含激情,构思新颖,形式多样,语言清新,充满了对黑土地真挚的爱。

          还有一大批优秀的本土散文家也展示了不俗的才华,如赵国春的《荒野灵音》、《一个女作家的遭遇》、宋晓玲的《往事如烟》、周玉玲的《八月的素描》、吴继善的《通天时刻》、刘海生的《荒原上的荒原》、郭亚楠的《誉满征途》等。他们的创作具有北大荒本土文化的典型特征,眼界开阔,文采飞扬,给人以欣喜的期盼。这一时期,让人惊喜的是,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还在辛勤笔耕着,如,顾震夷、刘相重、张靖宇、吕士恒、李华森、谢中飞等。

          这一时期重要作品是郑加真的长篇纪实文学《北大荒移民录》,他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开始对十万官兵转业北大荒的整个历史事件进行反思。全方位地透视了那场壮烈又悲哀、兴奋又痛苦的运动。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故事,无论从文学还是从历史方面都很有价值。

          韩乃寅作为一个知青作家和垦区的领导,以其勤奋刻苦的精神成为北大荒文学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1968年从鸡西市下乡到山河农场。分配在场宣传科任通讯干事,现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黑龙江省驻地作家,兼任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他的长篇小说《天荒》、《苦雪》、《泪祭》、《城府》、《岁月》等大量文学作品及《爱在冰雪纷飞时》、《高天厚土》、《破天荒》、《龙抬头》等影视作品,不仅丰富充实了北大荒的文学艺术,还使北大荒文学艺术走向了全国。

          20集电视连续剧《爱在冰雪纷飞时》,由著名作家肖亦农根据韩乃寅的长篇小说《远离太阳的地方》改编,由著名导演张汉执导,在作者韩乃寅生活的基地――山河农场开机,是一部全景式描写知青生活的长篇巨作,该剧在全国29家省、直辖市有线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

          26集电视连续剧《破天荒》,由韩乃寅根据自己的长篇小说《岁月》改编。该剧以全景视角再现了北大荒创业史,以全新面容展现了共和国大农业的风采。在中国共产 党成立83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央电视台8套黄金时段隆重播出。该剧在第十届中国行业电视节目展评中获电视剧(片)类二等奖,韩乃寅、周小平获得了最佳编导奖,李小平获得了最佳摄像奖。

          20集电视连续剧《龙抬头》,是韩乃寅历经两年、几易其稿推出的又一力作。该剧以正在进行的“国际大豆市场竞争”和“国家大豆振兴计划”为时代背景,在电视界多年以来一直讲述着小农经济的悲悲切切故事的时候,大气磅礴地向人们展示了现代化农垦企业的雄浑气势,让人们看到了北大荒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因此,这部剧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时,就引起各界的一致关注和好评。《龙抬头》剧组汇集了国内一批实力派演职人员,其中广为观众喜爱的谢芳、沈丹萍等大腕倾情加盟,还有垦区目前在国内知名的垦区影人崔可法参加演出,更为本剧添彩。

          目前正在拍摄制作中的20集电视连续剧《特别的爱》,由韩乃寅编剧,是北大荒广播影视集团、北大荒影视艺术中心组建后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该剧以勤得利农场退休女职工、优秀共产党员康金环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原型,热情歌颂了剧中主人公杨金环对生活中的弱者那种博大的爱,对亲人那种关切的爱,对一时丧失道德行为的那种宽厚的爱,尤其是对精神病患者陈文魁那种特别的爱,展示了北大荒人的高风亮节。 北大荒文化正在走向第三次繁荣,在美术界,北大荒第三代版画家们的创作已经步入了崭新的个性化创作时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涌现出一批个性化,主张版画创作向版画本体语言回归的版画家。如张洪驯、邵明江、郑子江、陈龙、刘春杰、张泽新、吴静秋、杨渝光、姚冰等人。他们在近年来的全国各类重大展览中,北大荒第三代版画家们拿金夺银,显示出了惊人的实力。

          在电视、摄影、戏剧、歌舞、曲艺、书法等艺术门类领域,均有作品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不同名次的奖牌,如话剧小品《大山的儿子》、歌舞《大荒风采》等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艺术作品。转业军人王德作词、著名作曲家刘锡津谱曲《北大荒人的歌》,一经演唱便轰动全国,在哈尔滨青年宫的知青集会上,演唱这支歌时,场内场外,台上台下数千人,涕泪横流。那感人至深的场面,实属罕见。由顾震夷作词,王黎光作曲,张也演唱的女声独唱《说不清这黑土地》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垦区的摄影队伍也在新闻摄影的基础上,开拓出了艺术摄影的新领域,活跃着汤富、杨松庭、张化林、张佑臣、王亚光、杨建等数百人的摄影大军,并有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在书法领域,原振庭、邹德隽、蒋本东等老中青书法家,笔耕不辍,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们所赞赏。由冯力作为总编导和总撰稿的1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大荒涅槃》,成功的展示了北大荒辉煌的50年,并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农业电视“神农奖”特别奖。

          北大荒昔日不屈的梦幻,正在变成硕果累累的现实。

        来源:网络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9(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5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