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公共环境与材料雕塑

        作者:核实中..2009-08-23 11:22:30 来源:网络

        作者:吴永平          来源:网络

        导言

        历史走到现在,自唐代之后,中国再一度把国门向世界开放,这种开放给中国的艺术带来新生,西方艺术思潮迅速覆盖全国,给封闭长久的中国艺术界带来新鲜空气而振兴激活。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新潮美术的出现及发展是对西方艺术思潮借鉴和挪用的话,那么进入九十年代开始“是否”已逐渐向着重建本土文化和语境的一种转移呢?一直受限于西方艺术体制和后殖民文化背景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面临的关键又“是否”重新认识艺术的本民族化?这就是在这种开放背后,同时带进来的西方文化糟粕方面,以致丧失了国家的文化迷失,丧失自我,导致有众多的艺术家带着自卑的心理情绪,崇洋媚外,把自己的灵魂与西方文明放置在一起。如果说二十世纪是科技的世纪的话,二十一世纪将是文化的世纪,对人性的关照或许将成为这个世纪的终极关怀,在人类生存环境中艺术便是对人性关照的一个具体体现。人性的回归对人本身的认识成为艺术思考的核心,这个核心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已成为人们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基本出发点。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美化生活的使命被挖掘,陶瓷这个标志着一种新颖形式和现代趣味的特定涵义,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们所认可和欢迎。人们对陶瓷的审美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民族情结,它对于致力于民族艺术研究、实践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中华民族自古对艺术的品位就有很好的鉴赏标准,它要求艺术不仅反映现实还要表现想象和空间。同时陶瓷作品不仅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把哲学和艺术紧密地联系起来。当然在各民族精神文化中,哲学和艺术具有特殊的地位。哲学是文化的精神基石,而艺术则是文化的精神花朵,东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首先是体现在哲学与艺术中的两个范畴中,原理与表现均有深刻的差别。而陶瓷雕塑理论的建构,应当与具体的实践及现实相对应。对于陶瓷雕塑理论的探讨将是一大课题,它关乎着民族文化与深层认识和剖析,关系着高等教育中的深刻认识。

        陶瓷是一个极其富有内涵的概念名称,它既包括“传统”又包括“现代”,传统指向的实用为目的陶瓷艺术品,它在时间上几乎包涵了全部中国陶瓷史。现代指向本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以艺术表现形式为主流的形式,如陶瓷雕塑、建筑陶瓷、工业陶瓷,包括一些观念及装置的陶瓷形式。它的目的在理论上讲,就是赋予陶瓷材料全新的艺术意义。美国著名现代陶艺家温·黑格比曾说:“陶瓷,联系了人、自然、社会三大领域。而以人、自然、社会为背景的许多学科,当然也就和陶瓷有相当的关联性。”这里的人、自然、社会从多角度来审视无不在空间和环境上均是一种互动和不可或缺的,陶瓷雕塑介入公共环境以怎样的姿态来参与这种思考,将要成为二十一世纪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雕塑家思考的新课题。

        正文

        一. 公共环境中陶瓷材料

        公共环境中陶瓷材料的出现是建立在公共意识形式中的延伸,材料越来越多元化及材料自身的因素,美感为出发点的。

        陶瓷雕塑悄悄地走进现代艺术殿堂,以它蹒跚的步履而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存在着。陶瓷是为数不多的艺术形式在发展中没有间断性的文化现象,它的不间断主要是它本身承载了太深厚的文化内涵,历史使命感。中华上下五千年,自从有人类以来,他的历史使命便自然地突出呈现出来了,每一个年代,每一段历史都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相联,它记载了历史上最闪光的点也记载着历史上最屈辱的面,背负着历朝历代的更替,承担着历代文化转变所带出的再生与蜕变,并且能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为一个个时代做出的辉煌,起着沉重的奠基与贡献。

        在中国古代,各种材料的出现首先建立在了宗教的意义上,它的建立完全是君主帝皇谋取愚民为目的,而随着宗教日益强大相应派生出的艺术形式,也就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浓烈的色彩日夜维护着他们的皇权霸业,无论在何时,他们的宗教政治利益都会从公共意识中,公共艺术形式中传递给了每个人,而这种公共艺术形式恰巧是政治、权利、宗教思想等综合思想的延伸,因为政治宗教的意识形态是形而上的,艺术形式正好是愚民主义行使形而下的最佳工具,祭祀的,纪念碑似的这些艺术形式是犹如一声惊雷之后矗在天地间的话,其实这种认识就不太确切了,它是因袭了祭祀政治的,纪念碑似的,园林式的,西方古典挪移式的演变之后而逐渐成熟起来的。越来越独立的成长壮大了,已演变到今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为止。

        陶瓷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就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朴素的、博大的、备具文化现象的艺术形式,比较熟悉的如秦兵马俑、汉俑、九龙壁等艺术形式,这些形式的出现没有一项不是和祭祀、政治、纪念碑与园林式功用扯上关系。在这一点上古人们要比现代人做得更早,很可能他们能够忘却的东西很少或者说没有,他们的作风几乎就接近这种令人向往的简洁朴素;而现代艺术家,在他们能够看见事物的真实之前,被迫要去揭开时代的风尚借以遮住这种真实的面纱。同样羁绊于桎梏之中并为自己的本能所污染的,是艺术家们在都市生存边缘的拥挤社区的浮渣中所发现的那些人,他们以他们的原始野蛮的生命力激发艺术家的创作。

        环境艺术较之其他门类的艺术,它有着很综合的一面,从土木方面它有力学,建筑学为依据,综合美学原理,共同构建了环境。从美学方面,它扩大了艺术领域的空间关系,引伸了艺术空间意义,为艺术摆脱架上,室内沉闷的艺术形式感做出积极的应用;从雕塑方面,为更多的雕塑家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证明了众多雕塑家存在的价值,提供了更多雕塑家对雕塑思维模式与回答,建立起了众多艺术形态向共同建设的桥梁。不难看出,公共环境艺术走至今日已是一门非常综合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其中最突出的是材料的美感日益突显而出,如今人们对材料的感知及其对材料渴望开发,以及人们对各种材料的认同感都鼓舞了从事公共环境艺术创造者们。以前对环境艺术中材料的认识和采用主要来自石头,铜,而现在对不锈钢、铁、陶等各种现成品材料都极尽开发利用。尤其现在人们对陶的认知,不仅仅局限在了日用功能上,而且对人们生存带来的环保意识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加上对陶这种材料的可塑角度来审视,无疑开阔了雕塑家开拓材料空间更为广阔的天地。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138(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7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