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中国当代学院版画家论坛(2006年11月11日版画会议记录)(二)

        作者:核实中..2009-09-15 16:15:05 来源:网络

          齐凤阁:下面请张敏杰老师发言。

        张敏杰:原来接到齐老师的信件之后也写的一下,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想既然写了,还是从里面摘几句念一下,这样速度快一点。再次表示感谢!

        我写的题目是《学院的版画》,昨天关于“学院版画”和“学院的版画”有所不同,从四个方面写的,第一个方面首先说的是关于技术语言。我念一下。

        我在里面说:不是将学员培养成为沉溺于版画凹凸填孔技术语言带来版痕无穷尽的效果而陶醉,使学生困于技术性而对艺术创造的意志,致使学生们的创造综合能力大大减弱。这是说的学院的版画的教学,我们教师本身如何。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如果我们还是单一地让学生被动地为制版而制版,为印刷而印刷,在麻木的教育学当中完成画稿的精确拷贝和谨慎的标识和复制,最终,以能否再现画稿成为评判优秀作业的标准,结果是这种教程必然导致学生逐渐沦为版画作业的奴隶。

        在目前的版画教学过程中我感觉还是带有普遍性。它不仅形成了创作思维拓展的最大障碍,而且改变了学院版画的培养方法,是令人遗撼的。更为令人遗撼的是,为了摆脱这种工匠式的枯燥专业,使得许多优秀人才毕业后远离了版画创作。这也是一个现实。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创作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最具价值和宝贵的东西,它非一日的传授和继承,而是需要长期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的科学设置,情境的营造等手段而逐步养成的。这种现状我们结束版画教学所存在的归属于有些版画的制版与印刷技术,隔断与当代文化现实的深刻联系,则必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开拓了现实,使之进入更为广阔的和更自由的艺术空间。

        第一个方面我是讲我们普遍存在于教学当中,或是我们艺术家进行版画创作当中困于技术语言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模仿式的延续运用我们的教学。由于历史的原因,所最后形成的是一种死板的一成不变的造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昏昏欲睡的在这占有四分之三学年的课程当中艰难地挣扎着,这种模式造成了一种惯性,一种易于模仿难以创造的惯性,这种当某一种现象出现让追随者毫无二至的,对此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的这种惰性的惯性。因此,这种现实实际上、这种普遍性早已被人麻木地接受。

        这是说的当代美术教育,那么我们学院版画,我们学院的版画又如何呢?

        问题是,我们的教学在新的历史境遇中作为艺术高地的美术教育却在培养学生的敏锐感觉能力上,自己本身不够敏感,这个敏感的问题,我们自身的敏感和培养学生的敏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致使发展沉重迟缓的学院版画,是否应在宏观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思索、体会、分析和评判此阶段,我们学院版画的发展和如何面对版画艺术的未来呢?那种津津乐道于版的制印等技术语言并将其当作绘画的本体语言,将追求和发明当作版画追求的最高境界的现象,这种普遍性应该引起我们学院版画论坛,或者是我们版画教学的一种深思。

        唯有将教学中的技术和创作课程的传授,更多的体现个人和性格思想意识,与个体教师自己的创作偶得视为教学规律,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再提教学实践,以人的因素高于艺术和学术因素,并将其本质混淆的现象,这种与院校学术带头人创作风格和技术语言引以为豪,并教导学生模仿和追风,将造型语言最丰富,印痕图象资源无限开放的版画艺术,圈定为屈指可数的自恋范式现象,无一不相悖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总体方针。

        如何引领学生获得一种不同的说话方式,或者是我们学院版画本身获得一种不同说话的方式,从一种习惯模式中走出来去体验,另一种手段,另一种角度,另一种观念,表达情感和表现世界的方 法,我想还需要把当代性和包容性作为我们培养创新的基本前提。如何走出这种地域性和封闭型,建立广阔的视野和胸怀,这取决于包容性。使学生个人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贯通古今与中外,艺术与生活,个人与社会是以当代性为前提,以达到从自恋式的分隔独存的思敏空间走向一种宽泛的研究创造系统,进而提高学生或是我们自我感知与主动体验、观察能力,材料技术与形式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同文化学科以及一切可利用资源的综合能力,以形成从艺术到艺术,从生活到艺术,这两个方面的碰撞,来实现唤醒个性。

        版画在某一方面和现代印刷术的结合,在当代学院版画、学院的版画、当代的版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扩展,但问题是在间接性的制版和复数性的印刷上,是否我们已经丢弃或者舍弃了那些陈旧、工匠式的心态,使情感有意识的通过技术对画面的这种控制,就像李宝泉老师昨天讲过的,我们是否追求绘画的世界,还是我们追求印刷的世界呢?我想我们追求绘画的世界这是根本的,更为重要的。

        如果从宏观的图象时代来近观版画教学,如前所言,将技术性对于艺术性的这种控制力,将本被动强制的技术,或者分化,或者瓦解,与原有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在理智的冷酷当中,把版画这种物理的、化学的变化、趣味成为表现精神指向的附庸,使这一印刷艺术图象资源不断地扩展,当所有的印刷图象都进入版画家视野的时候,在这个宏观前提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把现代工业文明带给我们的科技制版和现代印刷手段拒之门外呢?还有什么理由使制版与印刷成为更具有文化冲击和精神震撼力的艺术场景呢?

        刚才雷务武老师的发言我还是有不同之处,我想我们的版画自身现在应该考虑如何使我们版画作为世界图象世界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画种、一个品种,从某些方面我们做出我们应该做的一些事情。作为艺术创作版画不能固守在通过制版与印刷的艺术形式进入到当代的情境和艺术创作当中,因此当代人和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特别是接受视觉信息的方式,寻找自己通过传媒切入生活的角度。

        我写的四点,最后一点是传媒,我想传媒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回到图象问题,我们把版画技术精确地雕版造型等技术语言的象征功能除外,一方面承认自身在常规视觉文化的己任中以自弹自唱自娱的角色日益奏响边缘的现实处境,一方面树立起重建视觉艺术高低的目标,将对立为融合,在正式和融合当中提升巩固我们版画这一视觉艺术的精神境界。

        第四个方面我讲的是传媒的作用,如果说当代版画艺术创作我们自以为是很纯粹,很学术的画,那么应该显现的是在艺术和相关领域凸显出异样的繁荣和辉煌的场景,但现实告诉我们并不那么乐观。究竟是哪一方面我们做得不到位呢?我们自己也在谈我们的版画艺术,这么多年来在学术高地,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引以为豪。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并不那么乐观,究竟是哪一方面我们做得不到位呢?是否已自成体系的版画艺术历来以一种虚式的繁荣现象排斥了传媒的作用,致使大众不能参与到追随传媒的学术的意义的流程本身呢,这里要分析一下,我们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已经步入了由传媒诱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时代,传媒作为一种交流手段,但它与常规状态下的日常生活交流不同,它的信息流动形式一般是单向的,而接受者很难影响和改变传媒的内容,传媒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不断地为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提供可能性,使静态单调的形态趋向于动态的、繁复的交流等多元的艺术形式,并提供了更大、更久远的空间。

        纵观中国当代版画,应该说在世界版画里面中有自己的重要位置,创作队伍有着学院版画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庞大的创作群体,然而以版画创作与研究,一直划地为牢的自留地当中,耕耘陶醉,并与传媒隔界而望。

        而他艺术门类则利用自身被大众普遍认识和接受的优势,利用传媒在艺术创作诸多方便充当了艺术品位、艺术市场、和趣味的引导着。不仅如此,传媒又诱导大众的期待视野,不断激发着大众的消费欲望,因此,无论是对艺术家本身,还是对给受者而言,传媒的影响力大大超越了人们的预料。其中,最重要表现在它对人们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的引导和影响,最终可能促使这种新的艺术标准得以确立。因此,固守的营垒是否能够主动地开启大门,去主动地到我们远离已经久的营盘中去串门取经呢?中国的版画历史在几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不断为版画人骄傲着,但是在泱泱大国的民众中,有多少人了解中国版画的过去和当代中国版画的创作现状呢?

        应该说《中国版画》这本刊物从创刊到现在,在这个方面,应该为我们中国版画的发展以及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局面,当然,这一本刊物和其他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想,中国的版画曾在千年以前就曾辉煌于世界,并让我们骄傲,今天发达的传媒系统打开了我们的眼界,它告知并占据了人们的思考,人们通过传媒选择过的艺术事件和导向进行思想,传媒把持着艺术通向大众、通向美术史的要塞。诚然,我们不必背上前人难以卸下的包袱而感到焦虑,现代传媒条件下的艺术创作越来越难关起门来独立完成,此时的作者好象不再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复数。当代的艺术世界已经是一个关系网络互相协作动作的结果,使作品让世人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专业共同协作的一项集体行为。在当今艺术语言和形式极度发展的今天,作为版画创作和教学前沿的教育者,面对中国传媒和中国当代版画的创作与发展,是否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呢?学院版画论坛这次成功的举行,就是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传媒的作用应该说在我们这次会议上,我们《中国版画》在深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为版画的作用,齐凤阁老师以及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整体的这种行为,使得我们地方政府对版画的认识和了解更深,有了充分的、新的认识得以投资于这项活动,这也是一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浙江全国有重大题材,昨天有的老师提到了重大题材问题,浙江也连续做了全国重大题材的活动,也是一种其他方面的作用,使得省委、省政府对浙江的版画另眼相待了。也提供了比较大的资金,让浙江的版画家们来进行版画的创作。

        传媒的作用我这儿专门写了这么一段:

        因此,学院版画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必须面对新的形势和文化特征,提出新信息,体验新意境,融入新意识,对当代学院版画教学进行深入地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学院版画具有探索性,如果我们学院版画在两年之后2008年还能顺利地在深圳举行的话,我们这种探索方面是不是应该在第二届的展览当中有更充分的展示呢?

        我认识一个日本著名的艺术家,他曾搞过版画,他甚至用版画的手段制作了非常有趣的,而且意义深远的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一系列用版画手段来制作的艺术作品,他叫岛本雄三(音),今年七十多岁,他最终所使用的语言,就是利用版画的材料,最开始印到纸上,然后是布上,最后发展到印刷到所有的生活器物上,寄发到全世界,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他的艺术行为还没有停止,最后发展到印刷到动物上,一只狗,一只猫,一张牛皮上。所有的这种器物上。然后邮寄到全世界,在全世界各国、各地因此了强烈的反响,他们又用相同的方式给他邮寄过来。

        日本和我们国内不一样,他们艺术家和邮局的磋商可以达成一个共识,邮寄人,这个艺术家在日本的神户,还在神户选了几位少男少女不同阶层的人送到邮局,通过邮局特殊的方式在人们的身上打上邮戳,邮寄到日本的札幌等地。他的艺术事件从六十年代开始,他做的一些事情特别有意思,这对我们的学院版画探索方面是不是有一些启发,下一届展览做什么样的,我们怎么做,是不是做一些更有趣的,从我们的纸上延伸到其他方面上做一些特殊性的展览呢?

        我就说这么多。

        提问:我问一下,你后来提到传媒很有意思,你的意思是不是就是说扩大宣传?张敏杰:这是一个方面,我摘了一部分念了一下,我没有展开。

          康宁:我每次发言都很紧张,第一就是语言,四川人说普通话我听了都要笑,我就忍不住都要,所以我讲话比较吃力。第二点还有一点紧张,我这个人有一点感性,有时候莫名其妙地有冲动,所以有时候说话也不太考虑效果,所以原来有几次讲话有一些问题。

        我来的时候也是交了一篇论文,但是这个论文是原来凑上来的,是原来的另外一个话题,我来到这里想到几个问题,听到大家的发言以后有所感悟。

        第一,谈到学院版画,很多的同志都谈到学院版画的探索性、前卫性,我在比较早以前就说,中国的学院和西方的学院概念不一样,中国的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完全不一样,所以,我有一个看法,中国的艺术最前卫、最先锋的艺术应该在学院里面诞生,他和西方的前卫艺术在社会的诞生可能有一点不一样。

        另外一方面,最传统的艺术,或者说最保守的艺术同样应该在学院里。对于版画艺术也是这样的,最前卫的、探索性的、创新性的这种艺术,学院是一个最大的版画的群体,它的学术性都集中在这里,学院肯定是一个传承的机构,一个对于文化传承,对于技法,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非常重要的机构,因为它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领域,所以这是它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它有可能是保守的,但是它对文化的传承需要这个。学院的版画肯定包括的这两方面,不单是一个最传统的东西。对文化的传统也要有一个发展,对每一个艺术都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对学院版画来说应该承担这样的一个责任,不能够忽略这一块。

        原来我很多次说过,版画的发展应该放置在社会大背景的情况下考虑,版画好象有一点在小圈子里面自娱自乐,和当代文化发展的大的背景联系不够。我在其他的场合也说过,版画需要寻找自己的坐标,这个坐标从历史看,应该在历史的角度上发现我们历史发展到今天,艺术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说版画应该做什么,首先是艺术应该做什么。

        往前看,我们怎么样发展它。还有一个横向地看,和其他的艺术形式应该有一些比较,前几届版画展评选的时候大家也提到,把它和历史上的作品相比,我原来提到某一件作品和历史上的作品比较起来确实不能算是一流的,为什么要给它那样的一个称号和荣誉?那是一个不好的做法。这是一个横向和往前后看的历史坐标看的问题。我在这里还是要讲一下坐标的重要性。

        第三个问题,技术性、技法性的问题。很多学术论坛都谈到过,我跟学生讲单纯的技法就是眼见之功,一看就会,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但是前些年把某一种技法、某一种做法当成一种专利来申请,也许有这个必要,但是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技法就是眼见之功,觉得铜版很神秘,不搞铜版的觉得神秘得不得了,但是一看基本的原理很清楚。

        我个人非常重视技术、技法的东西,我觉得脱离了技术技法这个作品就没有力量,艺术之所以技术技法转化为表现的语言,昨天有一个老师发言的时候提到了,它已经灌注了个人的情感,把材料感性化,我很赞同这个说法。其实我们专业艺术家一生都在探讨,怎么样把掌握的技法、技术转化为艺术表现语言,其实我们做的事就是这个事,而且一辈子就做这个事。有的人一辈子没有把这个事做好。

        我们尽量地靠近艺术表现这个东西,把我们能够掌握到的、能够选择的语言方式、技法、技能、材料、工具、功能,把它所能够表现的东西转化为恰当的艺术的语言。艺术家做的就是这个事,但是如果是单纯的技术技法进行炫耀那就没有意义了。有时候这种看不见技术技法的东西刚好是一个非常高超的技法在里面。就像一个演员,当我们看不见他表演的时候,其实就是他有非常高超的演技,让你看不出他的演技在哪儿。

        第四,学院版画难免要谈到教学,关于教学的问题前面有很多的老师也谈到过。原来我们在学校里面有一个学生第一堂上课黑板上写了几个字“艺术是不可以教的”,大家都有共识,艺术确实没法教。前几年我在一篇论文中也写到这个事情,艺术家不可能像工厂里面的机器,我今年成批地生产出来,版画家也可以不断地生产出来,我觉得这个不现实。

        艺术是非常私人化的、个人化的、非常极端化的东西,这个是不可教的。为什么我们还有版画、艺术的教学?我们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一个学生,使他初步地具备当一个艺术家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素质和一些能力。我们的教学就是这样,我们能够教授的东西,就像文学系不可能培养某一个人就是作家,怎么样才能当上一个作家。他讲的就是语法,讲的就是语言的结构等等。我跟学生说得很简单,你就是识字,然后组词造句,然后懂得一些语法,然后你就可以表达你所要表达的东西,你要写诗歌还是写小说,那是你自己的事。

        我们学校有几个系,曾经有一段把版画、国画、油画混在一块,理由是资源共享,互相沟通,大家可以什么都学。但是我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持反对的态度,因为我觉得学习艺术,一个学生进入到艺术院校他的目的就是学习认识艺术,这几年就是通过很多的方式去认识艺术地但是他需要借助于某一种语言方式,某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比如说版画系的学生选择了版画,他应该借助于版画这种方式去认识艺术,至于他以后是不是一个版画家,这个不重要。

        原来有的文章里面说,版画这几年不景气,很多的版画队伍流失的,很多学版画的不做版画了。这个没有什么奇怪也不值得遗憾,因为我们培养很多的企业家、油画家、很多的设计师等等,也是挺好的,这不是我们版画教学的失败,而是我们教学的成功。在版画系的学生我们教会他用版画这种方式,通过版画这种艺术实践性质,通过这种实践去做很多的作品,然后去认识艺术是什么东西。艺术是什么东西任何人都说不清楚,必须要他去做。

          我举一个例子,最近几年我承担我们版画系的毕业班的教学,去年一个我们学校的绘画类的一等奖是一件木刻,一位女同学做的。这个女生最后考研究生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传媒,我觉得这个挺好,不是说你木刻刻得这么好就要继续做木刻,她有她的现在。

          今年也有一个学生是毫无争议的一等奖,这个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开始做版画,那个时候就没有上技法课,他就已经开始尝试做一些版画作品参加展览,这几年当中他参加了一些其他的艺术活动,包括行为艺术,包括装置艺术,包括很多其他的影像,他非常活跃地去参加学生社团很多的活动,还有很多的老师组织的活动。

        恰好是这些东西帮助的他最后对艺术的认识,同时他的版画也做得很好,他的认识上得到了提高。比如说他做的一个作品,一开始有一个头像,这个头像是一个的山峰,然后把这个山峰切片,好像把一个珠穆朗玛峰切片,连续做了好多张,最后印的时候发现不同的角度重叠组合起来印,这个时候他发现了版画复数的功能,他比较巧妙地利用了版画的复数,不是原样的复数,这是有选择的有秩序地进行复数,他选择得很好。

        今年我有一个研究生,他选择做木版,木版的毕业作品他完成得很好,反映也很好,但同时我知道大平常参与了一些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我让他把他的那些东西作为资料和文献,同时在你的毕业作品上陈列,他不敢,他害怕这个系里面有些老师有意见,我说我做主,没关系。这反映了一个艺术类的学生在学习期间的一些艺术活动,不是仅限于版画,或者是仅限于某一种方式。

        今年我有一个研究生 毕业,他也挺不错的,木刻完成得挺好,展示的时候反映也挺好,但是这个学生喜欢写小说、写剧本,参加电影影像的培训,我都是很鼓励他的。

          对某些人来说好象这有一点不务正业,但是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他去认识艺术,通过很多的方式,版画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第五,版画的形态。大家都说到这个事,说版画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版画,版画家首先是艺术家,这是大家经常谈到的一些东西,我谈一些我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版画界相对来说,特别是在一个阶段当中还是有一些对自身的认识不够,举例来说,2000年在重庆中国百年版画展的时候出了一个画册,当时我觉得徐斌的作品,包括后来的《天书》,《天书》不管从形态上、语言方式上来说就是版画,但是没有入选,但是选了他早期的一个比较常规意义的版画。当时我在讨论的时候,我说了我的观点,我们自己的版画界觉得他的东西已经脱离了版画,我们不承认的。这个东西我觉得不重要,你用某一种方式去做这个东西,很多从版画界出去的艺术家,他用版画的观念开拓了版画的内涵或者延伸了版画的意义,这是一种贡献,不要把它看作是一种背离,应该宽容一些,把它容纳进来、包含进来,今天没有选这个东西还是很遗憾的。那一个历史,证明当时我们的思想没有达到那样的一种认识,毕竟还是一种遗憾的东西。

        我谈到自己创作当中的一些感受,我最近自己做作品的时候,我做木刻,我想尽量地体现材料的运用,木板的东西。任何一种方式 如果说这种语言它一旦能够被其他的方式取代的话,这个东西就没有意义了。比如说木板,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式,如果今天有一种画出来比木板还好,表现力跟木板一模一样的东西,那木板就不用去刻它了。

        我想尽量地体现材质、工具的性能所特有的表现力,木板作为版画来说,过去它最早的功能其实不是作为艺术,而是作为复制,复数性是放在第一位的。今天我们把印刷和复数性非常先进的东西已经完全可以取代的,今天还有必要这样子非要去把版画一张一张印出来吗?这是值得思考的东西,不是说我的观念一定是这样的,我在思考。

        最近我在尝试,我这次展览有一批作品印出来的,还有一批作品没有印,我想有一个机会直接展示木板,直接展示不是属于传统的版画,但是我用木刻的方式,用木刻的手法传达我的想法,这种方式更能够展示我想表达的东西,至于它叫什么我觉得不太重要,但是我认为我自己在从事一种艺术创作的活动。

        谢谢大家!

        张广慧:本来我写了一个材料,我写的是版画创作教学,学院版画和版画教学应该很有关系,现在就不说了。

        我在来之前,一是参加了亚洲艺术教育论坛,这是博鳌的论坛会下面的,北京亚洲教育论坛的一部分,是“亚洲艺术教育论坛”。当时是菲律宾总统他来倡导的,他这次去了把亚洲的教育部长都去了,联合国科教文卫干事来了讲了一句话,他说“以前在联合国这个组织重视妇女和儿童,现在更重视艺术,艺术可以创新,可以建立和谐的世界。”这是整个国际上正在关注这个东西,可能对我们来说需要了解的。

        第二件事,参与了一个政府采购的投标做专家评审,投标的教育教材投了几千万,以前叫“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是“德、智、体、音、美全面发展”,投资几千万采购的是画架、木刻刀、铜版机用来投放边远的山区。这时候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中国的北京做了以后对全国会有影响。

        文化的市场现在有一些飞速发展的趋势,昨天我开玩笑说邓小平把经济的腾飞的希望寄托在深圳,但其实艺术也是这样的,把希望寄托在深圳。

        我接着康老师的话讲,艺术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我觉得就是把不明白的事情弄明白是科学家,把明白的事情弄糊涂的就是艺术家,现代的艺术更尊重这一点,他还谈了一点,我们中央美院很多的油画做的FLASH等等,还有摄影,这些从版画来说对教学的贡献很多,另一方面是我们版画的生存问题,还有一些学了版画没法生存,所以学了别的东西。

        当然有很多的问题,中国现在发展走得太快了,没有像外国走得那么久,现在还有一个电脑的出现代替了传统的版画,中国还有国画,这个国画比版画有时候来得快,也是有原因的。

        这些问题都无所谓,一些事是不可预测的。我跟一位台湾人谈绘画的发展,说主要看房地产,我说这个是怎么回事?盖楼房才要版画。第一个问题要解决生存问题,填保肚子,我们是第二个问题,要填饱肚子才能解决问题,我觉得我们不要太自卑了,要自恋一点好。

        所有的专家都是把自己说得最重要,如果生产汽车的肯定说汽车最重要,但是生产电脑的说电脑最重要,这样说才有饭吃,如果把自己说得不重要就没有饭吃了,我们今天就不会做在这儿谈这些问题,这些东西闷热要把自己说得最重要,虽然这是谎言,但是这样社会才会发展。我觉得没有必要说得太重要了,也可以自己给自己打打气,别自己先灭自己。

        教学的问题,所有老师教学生的东西都是过时的东西,科教文组织说艺术就是要创新,创新就是要张扬个性的等等,我刚才想了这些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还是要放开了看,胸怀大一点去做,肯定还会做好。谢谢!

        徐宝中:有一些学院版画重大的问题,前面很多的教授都提到了,我简单地谈一点学院版画状态出现的想法和我的一些见解。

        我个人认为,学院版画在现实中提出来他一种学术概念的提出,我个人觉得这学术概念在现实意义当中有它一定的特殊性,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院版画的提出里面缺少一个可比性,在现有的学术资源范围之内,我们要考察国外的,并没有看到国外有学院版画的概念。
        第二,跟国内教学的其他画种也没有提到学院国画和学院油画的说法。


        第三,版画的发展过程当中也没有看到“学院版画”的提出,这引申了学院版画在当代版画的发展过程当中起到的特殊作用,发展性更为强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有几个方面,一是版画形态的自然发展状态,一部分是精神性的延续,还有一部分是技术性的延续,还有一部分是当代社会对它的影响作用,还有一部分是版画和教学综合性的发展。大家对学院版画比较重视,中青年版画家对学院版画的整体意识的认识和决心的部分。

        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我们版画的教师国外的情况也不太一样,我们存在两种角色,一是对技术的分析和理解,还有一部分是对艺术的精神性、思想性、观念性、当代性、文化性的传授和理解认识有关系。

        当代学院版画所出现的结果不但具备了学术指向,同时,这里面有一些共性和个性的综合性的结合,这是它非常特殊的地位。

        我个人认为,学院版画它不是一个范围,也不是一个区域性,引用了“学院”这个名称还是借用的“学院”本事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含量里面。我个人认为学院版画不是一个模式,也不是一个流派,不存在定式的特点,而是处在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当中。因而,我个人认为它具备动态和发展性在里面。

        学院版画是动态的,具有可持续性,对它的审视和关注应该是有可持续性、宽容性的态度,它的发展范围,它的丰富性,包括它所承担的在艺术变化当中承担的角色,都应该变成学院版画在以后的发展历程当中所必须承担的这么一种内涵和外延。因而,我个人认为,学院版画发展到今天,不管它的情况好坏与否,这种势头我们应该以很坚定的立场来看待它,多一份坚守就会少一份对版画的自卑,多一份自信就会少一份对版画的尴尬和无奈的情绪,这是版画一个从业者的态度和立场。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

        齐凤阁:研讨会开了两个半天,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踊跃发言,开得很顺利。我在这个研讨会里面学到很多的东西,画家开研讨会和理论家不一样,大家能够坐下来这么认真思考,有的人写出文章来很不容易,所以我学到的很多的东西。

          有些画家平时就注意思考问题,谈的有些见解是很有启发性的。刚才宝中谈的问题,学院版画是一个流派还是一个现象,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下面也议论了,这个问题有几个老师都涉及到了,宝中做了总结,我也同意他的观点。

          学院版画不应该是大家趋同发展成固定的模式,学院版画应该是一个发展中的流动的、动态的结构,应该是一个多维的、开放的结构,是一个个性彰显、风格多样的体系。它不应该是像有些流派和有些群体提出一些主张,大家追风互仿,那就失去了学院版画应该有的彰显个性、实验探索的任务。我理解的学院版画应该是这样的一种特质。

        刚才有些老师也谈到关于学院版画范围的问题,有位老师讲学院版画是一个范畴很大的大概念,学院外的一些画家,有些是学院毕业的,有的未经过学院训练的,但是他的创作具备这种精神、具备这种艺术倾向也可以归结为学院版画。学院里面的版画家有些不具备我们说的这种取向和这种精神,甚至失落了我们说的这种学院版画的精神,他也不把他归结到学院版画里面来。

        我们指的学院版画体现了一种学院精神,体现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特质。如果这样来理解学院版画,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多维的结构,一个运动和发展当中的不能停止的,没有固定模式的结构。这样来理解,学院版画的活力和生命力会生生不息的。

        如果把它理解成一个流派,流派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有它什么时候产生,什么时候消亡,有一个历史的象限,作为一个流派有产生肯定就有消亡,但是学院版画不是这样的,它是指向未来、指向永远,应该充满活力,具有无限生命力。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像刚才我理解的那样。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深入探讨,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去思考,启发我们去思考,对于我们回去以后进一步思考都有好处。

        会后我们准备把大家的发言整理一下,有可能在刊物发表,有可能放在画册的后面。

        今天张广慧老师提出来和以前的版画展不一样,有一点文献性,包括我们活动的照片把它插在里面有一点文献价值,带有作品,有画家的个人简历和照片资料,如何去做你们也可以提出来,集思广益,争取把这个画册做好。

        我上次说过要做一个网页,中国版画现在搞了一个网站,每个画家给挂一个网页,现在我们的研究生做了一个模板,画家每个人的资料一会儿发给大家,每个人发一个邀请书,你根据这些内容来提供资料。挂在中国版画网站上,这是不收费的。你的简历和以前发表的文章著作都可以放在上面。


        来源:网络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8(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2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