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我国版画的误区和语言建设(作者:齐凤阁 )

        作者:核实中..2009-09-15 15:24:17 来源:网络

          90年代版画的滑坡,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版画家们的焦虑不安,有人大声疾呼:若不尽快遏止滑坡,版画有被挤出三大画种的危险!但如何遏止、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却至今未能得出正确答案。人们更多地从艺术市场上寻找原因与出路,认为版画销路不佳是其滑坡的关键所在,一些版画家把精力用于寻求市场,从事着代理人、经销商的工作,有的转产搞起畅销画种。这不仅使版画走出低谷无望,而且将会加剧滑坡,以至毁掉这门艺术。
          版画的滑坡固然有市场的原因,没有销路就会影响画家的创作积极性,而使作品数量减少,但在质量上的下降却主要在版画创作自身,而且在市场上立足的根本也首先在作品质量,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创造高价值。试想,经济体制转轨后,为何有的画种能很快的适应,在艺术市场中居高不下,而版画却一直居下不上?这不单是画种的局限,还有艺术创作方面的失误。严格地说,我们国内的艺术市场尚未形成,销路看好的画种主要销往国外,这就有个与国外艺术横向竞争的问题。水彩与油画所以相对好销,是由于国外同类艺术,画家写实技巧退化,而我国画家的造型功底与色彩修养显得胜其一筹,加之中国特有的风俗题材,也给域外以新鲜感。但版画不然,就“三版”的工艺制作水平而论,与国外同类艺术相差甚远,以往的语言体系显得陈旧,新的视觉形态又未建立起来,所以在艺术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尴尬境地。
          拟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以旧有的面貌去寻求市场,显然不行,而降低艺术品位去迎合市场更属下策。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平静的心态,坚定自己的操守,就像凡高当年那样,顶住经济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而最后作品的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却连他自己也始料不及。我觉得我国版画家当务之急是坚守阵地,把探求的目光集中于版画自身,扎扎实实地在提高艺术质量上下功夫,只有静下心来研究并找到版画存在的问题,才可能走出误区,改变现状。否则,所谓振兴版画、再创辉煌都是空话。
          就我国版画的整体而言,我认为主要存在三个误区。其一,趋同其它画种,缺乏自主意识。版画既然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就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就应该强化本画种的特性,否则,趋同其它画种就不能发挥自己的优长,缺乏自主意识就不能确立自身,甚至会失去独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而我国的创作版画恰恰失误于此。其表现除了已被人们认识到的,在水印木刻中向国画靠拢,在油印套色中向油画看齐,以及黑白版画中复刻素描等弊端外,更主要的是,在理论上,究竟什么是版画的特质?至今尚未弄清,致使许多版画作品绘画性强而版画味差,有的根本未进入版画层面。
          其实,从草图升华到版画与升华到其它画种,其过程与结果都迥然不同,正是这种区别体现出各自特征,所以从传媒过程及载体的角度认识版画特性,更易于接近实质。版画说到底是一种印痕艺术,而印痕是通过制版与拓印的间接过程产生的,不同的印痕来源于不同的制版、拓印技法与媒体,这是区别其它任何绘画的关键所在。所以发挥版画特性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功夫,即在制版和拓印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创造性。否则,即使能把画稿复制得维妙维肖,不仅未与其它画种拉开距离,而且也未与复制版画区别开来,创作版画与复制版画的差异,就在于不再以复制画稿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认为间接性与复数性是创作版画的特征均不确切,因为复制版画也具有间接性与复数性。
          在制版与拓印中充分体现画家的创意,发掘和丰富版画的语言,是强化创作版画特征的重要环节。而且由于以往重视的不够,这一环节留有许多需探讨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更为这种探讨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和广阔的空间。但画家只有把握住自己和创作版画的特质,才能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既不同于刻工、印工,又有别于其他画家的独特创造性,既确立了创作版画自身,又塑造了自己作为版画家的形象。
          误区之二,苛守陈旧语系、缺少现代意识。新兴版画是最有组织、富有传统的画种,继承传统的呼声一直最高,所以在西方现代艺术与商品经济两股大潮冲击面前,也显得沉稳、守常,但在艺术语言现代化方面却落后于油画与国画。在油画领域,30年代初便有决澜社树起过现代主义旗帜,新时期的青年油画家一马当先,使油画突出地呈现出前卫姿态。国画领域李小山的文章对人们的观念冲击甚大,一批国画的革新者又步子较快,使国画的现代形态初步确立。而版画没有这样的氛围,连老版画家彦涵的现代风格的探索都遭非议,更不用说年轻版画家了。所以尽管有些版画青年力图闯出新路,但因缺少相应的条件而大都未结正果。客观地说,我国的版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在刀法、拓印、黑白、套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技法炉火纯青。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改变,这些语言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艺术自身规律而言也需要变革和发展,况且有的已成为程式化的套路,若一味苛守,若对语言变革进行指责或阻拦,版画滞后的状况就难以改变。
          误区之三,单纯追求特技效果,忽视精神涵量。版画比任何画种的制作性都强,这在制作过程中为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新时期,一批青年版画家强化了刻与印的意识,不分主次版,有的边刻边印,追求偶然效果与随意性,这是对版画传统规范的挑战。但有些人走向极端,出现一种单纯追求特技效果的倾向,而使版画陷入另一误区。当80年代中期,一批青年油画家、国画家以群体的方式搅动画坛时,一些版画家则以个体的方式默默地进行试验,各种材料、各种技法、“绝活儿” 都拿出来演练一番,其视觉效果令人难以猜度。据不完全统计,近十余年新增加的版材不下数十种,新的制版、拓印技法难以计数,有人把摄影、工业印刷、复印、拼贴、浇铸、烫印、实物拓印、综合等各种高招运用到版画制作中来。应该说,这些尝试大大地丰富了版画的表现力,拓展了版画的领域和空间。但单纯追求特技效果的负面效应是忽视作品的精神涵量,以至人们频频呼唤力作和精品,却一直未能产生。就作品数量而言也不算少,但精神性匮乏,平庸肤浅者多,许多版画谈不上层次与品位。对画家自身的影响是,醉心于技法的试验而忽视修养与素质的提高和基本功的训练,把自己降低到技工的地位。 
          版画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无疑应富有精神性,没有精神涵量与绘画创意的“绝活儿”,还未进入到艺术的层面。有人主张“纯化语言”,不要让视觉语言的精神负荷过重,但若把艺术语言纯化到连语义也没有的程度,也就不是语言了。这里面有艺术观念的问题,也有个如何理解“版画语言”的问题。作为语言学中的语言,是由形声和语义两个部分组成,无语义的“语言”是错字。版画语言是由物质媒体构成的形色空间的外部视觉形态与所蕴含的语义、语境构成的。而且精到、深刻与否,很重要一点是由语义决定的。当然作为艺术语言,其视觉形态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让形式语言承担过重的精神负荷,显然有违于美术自身的规律,但单纯追求特技效果,忽视语言的精神性,也与艺术的基本要求相悖,而且不能提高版画的学术品位。
          以上分析可见,我国版画存在的三个误区均与版画的语言有关,所以若走出误区,需在语言体系的建设上明确思路、付诸实践。版画的语言建设是关系到版画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但作为个体方式的精神劳动,又很难形成整体的战略规划,即任何美术机构及版画组织都无法也不该对画家的创作进行模式限定,但却应该在舆论和观念中明确总体性建设目标,否则,盲目试验,东奔西闯,或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会使版画创作陷入一种杂乱无序、无主流、无特色的状态,以至消解我国版画的整体形象。
          我国的创作版画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在“文革”前已形成了语言体系的雏形,但因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显得语汇单一,版种也少,重民族特色的形成,但缺少个性特征。解放前的版画肩负着政治宣传的任务,希图表现更多的社会问题,加之画家没有良好的创作环境,而多少影响了语言的锤炼。建国后由重功利趋向尚审美,题材从单纯的人物领域走出,这为语言的创造拓展了空间,有的画家与版画的战斗精神分流,悉心艺术规律与审美价值的寻觅,升华了版画语境。但因对版画的特质缺乏明确认识,出现过趋同其它画种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版画独特语系的建设。
          新时期,尤其是1985年以来,版画创作主体转向青年版画家,其艺术观与前辈不同,艺术取向呈现多向型,疏离现实生活,淡化主题内容,消解民族特色,追求个性创造,致力于语言的现代化,但在一些人的作品中存有模仿西方现代艺术,或纯技术试验的趋向,而使技法语汇失去精神情感的依托而显得单薄、肤浅。新时期还有一种特殊的艺术现象,即版画群体的涌现,数额多达几十个,以区域特色为追求目标,以群体结构轰动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充实、活跃了我国版画艺术。但在群体内部,存在互相效仿的现象,以至语言雷同,个性泯灭。
          目前我国的版画语言,属于文化转型期的一种过渡形态,打破了单一的格局而趋向多元化,但在制作工艺等方面,较之世界上先进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有些作品制作粗糙或缺乏规范。但怎样建设和建构怎样的版画语言新体系,才能缩短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又能在世界版画中有我们自己的位置,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我认为我国版画语言的新体系,应该是既形态多元又具有主体流向,既个性丰富又跳动着民族血脉,既有精到的外部视觉形态,又有内在的精神意蕴的开放型体系。瞄准世界版画前沿,又力避俗化、肤浅而追求文化高品位。就目前而言,鉴于我国版画存在的问题,建构这种语言体系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强化建设版画独立语言体系的意识,处理好与其它美术门类的关系。有些画种可不强调语系的独立性与稳定性,而水墨画、油画、版画则必须坚持其语系的独立性,因为其存在是以媒体的规定性为前提的。版画中的各版种可以综合,在综合过程中既能生发出新的技法与形态,其质的规定性又没有改变,但若与油画、国画等其它画种综合,将会导致自身的消亡。当然,个别画家进行此种探索无可非议,如若变成多数版画家的一致追求,版画的独立存在将发生危机。强调其独立性,并不是反对对其它画种营养的借鉴吸收,借鉴得好可以使版画在保持其独立性的同时,增加画种的活力和语言表现力,但绝不能趋同、尾随其它画种,目前尤其应强调其自主意识。
          二、进行版画语言建设无疑要更新语言,但要处理好与传统语系的关系。语言的更新是我国版画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不能看作是在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提出的偏激主张。“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不更新就没有活力,没有动力,艺术就不能进步,不改变目前陈旧落后的状况,就无法与世界版画先进的国家交流、对话。问题是怎样更新,若像某些青年画家那样完全背离我国创作版画的传统语系,用西方现代艺术语汇取而代之,显然不行,但苛守陈旧语系,拒绝接收现代信息,也无法使版画走向世界。应该以现代视角对传统语言进行整合、转化,站在民族基点上对西方艺术语汇进行消化、择取,从而使我国版画既有自己的风貌,又不是一副老面孔,既有现代感又与民族传统一脉相承。
          三、版画的语言建设是通过创作实现的,要正确认识语言建设与出精品的关系。出力作与精品不仅是广大观众的要求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愿望。但为何千呼万唤力作却很少出现,主要因为目前我国版画缺少这方面条件。精品起码应既有精神涵量又有形式语言上的独创性,如1994年张敏杰在日本获国际奖的《平原上的舞蹈》可谓精品,首先,语言精到不陈旧,画家边刻边印追求一种偶然效果,具象造型,但画面的气氛与构成因素具有较强的现代意味,同时内蕴着一股精神力量,表现出农民的生命活力。而现在的许多版画不是没有感人的精神力量,就是形式语言上缺少新意或创造性。其实,不同时代精品的意识、标准也不应相同。前几年对力作标准的讨论缺少一种发展的眼光,这无益于真正力作的诞生。在版画创作中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这样才能把中国版画推向高层次和新阶段。加强语言建设是出精品的必要条件,创作精品的过程也是锤炼、建设语言的过程。如果广大版画家都具有这种意识和责任感,中国版画语言体系的建设及精品的涌现就大有希望了。

        来源:网络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1(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