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浅论宜兴紫砂壶艺的变迁

        作者:核实中..2010-06-23 14:58:02 来源:网络

        16世纪初起,宜兴紫砂壶开启了奠定以后成就的基础,历代名家辈出,承前启后,茶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创新的造型层出不穷,有顺天地万物之自然形态而成者,有凭自己创思巧心独远而成者……蔚为大观。
        宜兴紫砂壶,应不止起于明朝正德年,而以自正德年后才大盛比较合理,任何文化之形成,都是经过长久浸延而不是成于传说或一夜之间,宜兴紫砂壶之珍贵,不仅止于制造,更在其原料、塑壶之土,并不是山坡山麓,俯拾可得,而必须如挖煤般,深入山腹或地底,陶土挖出后,在制壶之前,必须经过淘炼、配方,并放入地窟静置后才能制造,泥矿的探测技巧,泥矿储量的多寡,工人挖掘之辛苦,即为壶器奠定了名贵的契机。
        至于宜兴紫砂壶的造型,人们一般将其分为“筋纹型”“自然型”“几何型”及“小型壶”等,筋纹型茶壶的造型,多是将花木形态规则化,制作精巧,结构精确严整,自然型取材来自树干、植物及花卉,几何型则是根据球型、筒型、方型、长方型以及其它几何形状而变化出来的,这也是宜兴壶中最常见的造型,而水平壶是闽、粤两地品尝功夫的小壶,因需求甚殷,故17世纪大量生产。以上这四种造型的分类,是典型的分类,但并非绝对,比如也有筋纹自然的混合型或方型自然的混合等等。这几种造型同时也可概略用来代表壶艺演进的四个时期。为便于了解壶艺的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期:第一期(筋纹型期)、第二期(自然型期)、第三期(几何型期)、第四期(仿古创新型期)。在明代万历晚期,此期筋纹器的制作是其特点,这种风气延续到18世纪之后。由17世纪末,此期为自然型茶壶最受欢迎,同时注重壶面的纹饰,尤其是方型壶,约于清嘉庆至光绪年间,这一时期以几何型较为盛行,这是因为当时文人与陶工交往甚密,为便于壶上镌刻书、画和篆刻,所以产生了简单的型制。由19世纪晚期,约于清光绪至民初,此期产品因已大量产销,所以这几种造型的类别都有应属仿古创新的型期。
        至20世纪未期,经过紫砂艺人匠心独运的创造,创作出了千变万化的各种各样的壶型,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示突破。他们善于抓住其本质特征,表现自然形态最美的东西,并达到功能合理。视觉润美、触觉舒适和使用安全的原则,到“形”、“色”、“工”三者巧妙配合,惟妙惟肖,以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
        所谓“形”,即壶的造型设计精巧,不落俗套,独具匠心。紫砂技艺人员,善于从自然界中选择有意义的动植物对象,选择其美好的本质部分,或形态美好,或寓意积极向上,或色泽畅心悦目,或能象征真善美。制壶人对自然界的东西慧眼识珠,认真挑选。同时,善于把选中的东西,从形体上的合理,向壶的形象融合,按照紫砂壶特有的形式美的原则,进行去粗取精的提炼加工,按照艺术美的原则,变形处理好。
        所谓“色”,即壶体的色彩。紫砂艺人充分利用紫砂泥五色土的各种天然颜色,以及用各种不同紫砂泥混合拼制调成的颜色,或者运用紫砂泥化装土,使其适应造型要求,充分表达壶的创意,突出壶所表达的主题。
        所谓“工”,即制壶艺人的功力。制壶者必须通过长期的磨炼,达到能运用高超的塑技,使紫砂壶取得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功力,是紫砂壶神气度的支撑。砂壶具有扎实的功力,才能使其神韵丰满、气质完美高雅。一件功力扎实的作品,能给人们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的享受,充分显示紫砂壶的艺术魄力。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9(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