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为什么CG影片中角色的动作会栩栩如生?(2)

        作者:核实中..2010-05-19 10:33:29 来源:网络

        【动画理论推荐】为什么CG影片中角色的动作会栩栩如生?
        —谈“运动捕捉系统”与动画片中的表演(2)

        说完美、日动画强国的所作所为后,再回过头来谈谈我们自己动画片中的“运动捕捉”与表演问题。

        负责为CCTV-6制作虚拟主持人“小龙”的是我国著名后期特效制作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华龙数字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手机》、《天下无贼》、《天地英雄》等大片的特效全部出自该公司。我的一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这里工作。有一天学生电话我说请我去给他们上一上表演课,这使我颇为好奇与震惊。因为国内做动画的人很少有重视表演的。

        当我到了华龙公司后才知道他们一组人正在负责制作虚拟主持人“小龙”,而他们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运动捕捉”到的动作怎么看怎么别扭。动也难受,不动也难受。总觉得主持人的动作千篇一律而毫无个性。当我询问他们是否有专职导演与演员负责“运动捕捉”后,他们回答没有,只不过是几个3D动画技术人员穿上紧身衣自己给自己采样而已。

        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虚拟主持人的表演出了问题,技术人员甚至希望我直接穿上那身紧身衣给他们“捕捉”一下。显然解决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是否愿意被“捕捉”,而是告诉他们如何通过真正的表演获得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虚拟主持人。当然这也不是一时就可以学会的,于是我开始启发他们。

        当我问起他们“这个主持人什么学历?”、“他结婚了吗?”、“他喜欢张曼玉还是喜欢王祖贤?”、“他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他父母做什么工作的?”、 “他喜欢吃辣的还是喜欢吃甜的?”、“他每天什么时间段工作效率最高?”等一系列问题时,他们用不解与惊讶的眼神看着我,仿佛我是从外星球来的怪物。

        “薛老师,这些跟运动捕捉有关系吗?我们从来没想过,只是在琢磨怎么才能使他动的舒服点。您问的问题太虚了。”

        OK,我继续问他们一些很实际的问题“你们一共有几个机位?”、“主持人是带的无线麦克还是有线麦克?”、“主持人的服装与化妆谁负责?”

        他们更加一脸茫然,我从他们的眼神里读懂一句话“我们今天请错专家了。怎么找来一个神经病?!”

        3D动画片需要多少个机位就有多少个机位,我们为什么要设计机位?我们根本没有录音这个概念,因为主持人的词早就事前录制好了,不存在同期录音的问题啊。我们为什么还要给他装麦克风?主持人的造型是早就定死了的,为什么还需要化妆?他穿什么衣服随便啊。我们今天高兴给他穿什么随便贴层皮就是了。

        呵呵,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虚拟主持人永远只是会动的僵尸的原因。如果不能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话,用再先进的“运动捕捉”设备,请再专业的演员来采样依旧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为你从没把他当作一个人,一个演员来对待。

        我当然知道3D动画制作的机位可以随意设置,但是“小龙”知道吗?作为一个主持人连机位在哪,自己该冲着哪说话都不知道还主持个屁啊?!正是因为3D动画制作的摄影机可以随意设置与运动,所以创造人员往往沉浸在技术更新所带来的无限自由之中而忽略了最基本的问题。我相信如果在现实空间里,再傻的主持人也会知道该冲着镜头说话。而为什么有了“运动捕捉系统”——这种高科技产品后我们却忘记了最简单的问题呢?

        我当然知道这个虚拟主持人的声音事先早就录好了,但是“小龙”知道吗?作为一个真正的活人主持人配带无线麦克还是有线麦克他身体感觉上是有所不同的。甚至话筒线是从胸前过来还是从耳后过来主持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些道具直接决定演员的举手抬足。不要说话筒这么重要的道具,就算是演播室里有没有空调都会在主持人身上反应出来。高温灯光烤晒之下,“小龙”是否会感到热而出汗?汗流浃背的他说话速度与声调会不会有变化?还是他天生就不怕热?有没有空调对他来说无所谓。

        至于“主持人的服装与化妆谁负责?”这个问题更加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捕捉”到生动的表演。每一个参与“运动捕捉”的演员都必须穿上那件皱巴巴的紧身衣,而动画片中的角色着装却是五彩缤纷。那么穿露脐装与穿呢子大敞的感觉一定大不相同,那么导演就应该要求演员在采样时对自己的虚拟服装有所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演员是在表演而不是简单的“运动”。

        我之所以会问一些看上去与表演无关的家常理短的问题,主要是想启发制作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塑造的这个角色。把他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3D模型。当我们把主持人的生活背景彻底搞清楚后,接下来他的一切行动也就都有依据了,那么也这个角色自然而然地就合理与立体了。就不会再出现动画角色手脚无处放的尴尬局面。因为演员在“运动捕捉”时不再是毫无“内心视项”地为了动作而动作,他是生活在那个规定情景中的规定人物。这是表演,而不是“运动捕捉”。

        这些话在学表演的人眼中基本都属于“地球人都知道”的“废话”范畴,过去我们的电影工作者都是这么做的。演员在拿到本子后要“下生活”,写“人物小传”。“人物小传”就是要从这个角色出生写起,一直写到他死。也许现有的剧本只展现了该角色20—40岁这20年的生活,但是演员需要根据剧本提供的细节去思考这样的细节是如何得来的,它又将引导角色去向何方。只有把角色的前世来生想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才能使角色丰满真实。可悲的是,现在的中国动画界非常不重视表演,或者说根本就不懂表演。以至于很多非常简单与基本的常识性问题都意识不到。

        应该说虚拟主持人“小龙”的制作人员真的很认真,他们极其认真地坚持着这个周播节目。该虚拟人物的症结就在于技术人员对表演的一无所知与对“运动捕捉系统” 的过分依赖。由此看来,无论是技术还是观念,目前“运动捕捉系统”与使用该系统的人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那种试图以“运动捕捉”代替动画片中表演的想法时机还不成熟。或者说,希望以“运动捕捉”代替动画片中表演的极端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就如同有朝一日电影艺术也许并不以胶片为载体而变化为了更加高科技的外在形式,但是电影艺术的精神与创作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希望以一种技术代替一种艺术创造精神是可笑之极的。

        那么“运动”与“表演”的区别在哪里?动画片中的表演又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呢?让我们来听听大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7(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