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美术理论 >> 理论库 >> 收藏
      分享到:

      艺术泡沫中的拍卖行和博物馆

        作者:核实中..2010-01-29 15:05:03 来源:网络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导语:在当代艺术泡沫的形成过程中,其生产机制中,除了画家、画廊、批评家、媒体、金融资本等参与因素之外,拍卖行和博物馆也曾参与到泡沫的盛宴之中。


          拍卖行:信贷、保证金,联手投机



          1987年,凡-高1889年作品《Irises》在苏富比破纪录地拍出了3000万英镑的高价。但是买家之所以能够以此价买入,完全是因为苏富比提供了其一半的资金贷款。当时纽约州有关部门介入了调查。然而,20多年以来,拍卖行一直并继续在提供各种信贷。根据苏富比公开文件,苏富比借贷额在2005年至2007年之间成倍上升。



          为了吸引拍卖者和作品,拍卖行还采用保证金方式进行交易前的许诺,也就是说,无论作品是否在拍卖行出手,拍卖行都会支付预先保证的价格。根据苏富比统计数据,其保证金总额,2005年为1.3亿美元,到2007年则上升为9亿美元,增长了680%。



          在曾经最早预警安然(Enron)倒闭案的对冲基金经理人杰姆-切诺斯(Jim Chanos)看来,这就是投机,是非常危险的。“当苏富比提供所谓保证金给卖家时,这实际上就是直接参与到了市场的评价体系,他们就会尽量高价竞拍这些作品,这就很危险了,这导致了他们自己成为了作品价值评价系统本身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来说,当代艺术作品原作都是通过画廊和艺术经纪人进行代理经营,而不是直接进入拍卖市场,但拍卖行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而关键的角色,它是一个“价格风向标”。



          “说拍卖市场是一个真正现实的市场,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拍卖市场是非常容易被人为操控的。”艺术市场资深记者乔西-巴尔(Josh Baer)说,利用拍卖行哄抬价格,然后这些在拍卖行拍出的价格,就成为下一次非拍卖交易的价格,这完全就是“游戏”。这种“联手”是显而易见的。“你以为买家不清楚其中的蹊跷吗?他们清楚得很。他们也是游戏的一部分。”

          公共博物馆:稳固价值税收天堂



          这些年来,人们对于当代艺术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从最早的不屑一顾、不知所云,到有越多的人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博物馆、画廊探个“究竟”,甚至有人戏言,在英国,现在去博物馆看当代艺术的人,比去足球场看比赛的人还多。



          这也从客观上促使和鼓励了那些公共博物馆用纳税人的钱争相去举办当代艺术展览。这也让公共博物馆实际上也参与到了市场之中,参与到了这场盛大的“吹泡泡”运动。



          2008年,英国最著名和最大的现当代艺术馆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举行了罗特克(Mark Rothko)和培根(Francis Bacon)的作品大展;而杰夫-库恩(Jeff Koons)的雕塑也站到了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屋顶上。在很多国家,都有捐赠作品给公共和私人博物馆可以免税的税收政策,越昂贵的艺术作品,可以免去越多的税,这也是很多富豪热衷艺术市场的一个原因。



          “在美国,每年最多可以减免30%的收入税,只要你捐赠相应价值的艺术品给公共或私人博物馆。”《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迪-渣德(John Dizard)介绍说,比如你的年收入是1亿美元,如果你捐赠给艺术机构3000万美元只需要缴纳7000万美元那部分收入的税,这样的话,一年就可以少交1200万美元税收,“那可都是现金”。



          另外,一直以来,银行等企业赞助大型艺术活动和展览,都被视为支持艺术的慈善之举。然而如此善举常常是能够更广泛有效有针对性地宣传巩固品牌,同时也可以有机会联络和接触到更多高端客户。而那些富有的收藏人,又常常会利用瑞士等地的银行、基金、律师行将资金转移到海外,进行逃税。



          2008年7月17日,美国国会就“避税天堂银行”问题进行听证,其中提到赞助了迈阿密艺术博览会的UBS银行,开设2万多个银行账户,避开美国税务部门,替富豪逃税。他们通过大量买卖艺术品等方式,秘密将百多亿美国资产秘密输出国外。“他们在电脑中使用的符号和术语,连美国情报局的人也无法解读。”



          似乎全世界有财富之人都在“劫持”全球当代艺术资源,投机、大量制作、公众展览、价格保护和对艺术品的热爱,都参与到制造当代艺术这个巨型泡沫当中来。



          经济学家爱德华-强瑟拉(Edward Chancellor)说:“典型的市场泡沫在早期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对不断上涨的价格兴奋不已,对市场产生盲目信心;推动泡沫形成的因素之一就是债务,资本负债。人们有可能借贷更多资金,越延缓还贷,越有能力偿还贷款,价格就越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迷局,似乎人人都争前恐后地参与进来,就怕错过了天赐良机;另外,供应充足,也是造成泡沫的原因之一。”



          既然是泡沫,总有破碎的一刻。当人们停止购买,价格下滑,市场迅速走入低谷,苏富比等拍卖行将被保证金、借贷和无法出手的艺术品捆绑拖累。而像穆加比(安迪-沃霍最大藏家)那样的代理人,就会拼命守住他们拥有很多库存的艺术品的价格底线。



          2008年年底,苏富比宣布遭遇6000万美元损失。而到了2009年2月,苏富比的交易情况更是每况愈下,成交额下降了75%。同时宣布节流、持仓、取消保证金、裁员20%。



          [根据英国艺术评论家、独立制片人本-路易斯(Ben Lewis)的纪录片《巨大的当代艺术泡沫》摘选编译]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4(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