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别国如何追索文物(作者:陈彦炜)

        作者:核实中..2010-01-29 14:24:43 来源:网络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文物流失,中国绝非孤例。世界范围内尚有诸多国家面临相同或相似的追索困境。



          整体而言,各国对外追索文物的成功概率偏低。但是,不少国家为此而建立起的一整套相关机制,在漫漫追索途中积累下的经验、教训,拟定出的系统化制度,组建的专门化机构等,还是能够为“同病相怜”的中国提供借鉴。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法律手段、外交手段和民间调解,是最为重要也是最能奏效的三种方式。



          埃及:设专门机构,组文物警力



          由于殖民掠夺、战乱和走私等原因,文明古国埃及有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为了追回流失文物,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文物归还管理局。该局的主要职责,是在平时对全世界约40家经营文物的网站进行严密追踪。同时,埃及分布在世界各国的使馆也成为相应的前哨站,密切关注所在国涉及埃及文物的拍卖和转让活动。一旦发现有非法流出的埃及文物参与拍卖和展览,埃及文化部和最高文物委员会就会要求该国归还文物,如果该国拒绝归还,埃及则会断绝同该国的文化联系,禁止该国参与在埃及境内的考古活动,并不在该国举办埃及文物展。



          在过去6年里,通过与世界各国博物馆和拍卖行甚至个人收藏者的交涉,埃及从瑞士、美国、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共计追回5500多件流失文物。



          在全力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同时,埃及在全国24个海关口岸设立了反文物走私检查机构,严格控制文物的外流。埃及还专门设有旅游文物警察,负责监控和追捕文物走私犯和盗墓者。一旦发现文物被盗,警方会与最高文物委员会密切联系、联合追查,防止文物流落到海外。除此之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便衣警察,他们平时化装成文物走私商,缉捕民间的文物走私者。



          希腊:与大英博物馆打持久战



          希腊的文物流失问题同样“为数不少”。从1830年独立战争以来,希腊多次制定、修改相关法律,采取各种措施追回文物。



          与埃及文物归还管理局积极搜集信息相似,希腊文化部文物和文化遗产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从世界各地博物馆藏品目录、文物网站、展览会以及拍卖会上寻找出自希腊的非法文物,一旦发现就会全力追讨。此外,希腊建立了由各地博物馆、警方、高等学校和私人收藏家组成的信息网络,这也为追讨文物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根据具体情况,希腊在追讨文物时有几种不同方式:第一,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避免法律程序,双方庭外协商解决;第三,如果发现流失出去的文物被拍卖,在时间紧迫,无法采取其他方式追讨的情况下,政府会先花钱将文物回购。



          经过不懈的努力,希腊从国外追回了不少文物。然而,18世纪末从雅典卫城发掘、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埃尔金大理石雕”,英国政府至今拒绝归还。但雅典人从未放弃,到雅典的游客总能收到当地人派发的各种宣传品,强调大英博物馆必须归还“埃尔金大理石”。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希腊要回国宝。



          秘鲁 :外国元首来访趁机“索债”



          秘鲁是南美洲的文明古国。近年来,秘鲁政府主要通过外交渠道,与相关国家的政府直接谈判、沟通,达成归还协议,从而成功追索回了一批珍贵文物。



          2008年10月,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王后索菲娅访问秘鲁,秘鲁政府借此机会向西班牙讨回了45件可追溯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珍贵文物,其中的几件金器出土于距今1800年的莫奇卡金字塔。



          埃塞俄比亚:国际会议中搞“突袭”



          相比在外国元首到访时趁机“索债”,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会议公开追讨流失文物的举动,往往令对方措手不及,充满戏剧性。最经典的范例是埃塞俄比亚向意大利追讨阿克苏姆方尖碑。



          早在二战结束后,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便就归还“阿克苏姆方尖碑”问题签署了协议,但此后的几十年里,意大利迟迟没有履行。



          2002年6月10日,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出席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问题首脑会议。正当会议按照预定议程进行时,梅莱斯在发言中突然转换话题,他开始猛烈抨击意大利政府,称其言而无信,当着各国领导人的面要求意大利归还属于埃塞俄比亚的方尖碑,给东道主来了个“下马威”。梅莱斯的“突然袭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尴尬的意大利政府痛下决心,在会议结束后不久将方尖碑归还给了埃塞俄比亚。



          (感谢新华社记者马湛提供的帮助)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7(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6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