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当中国水墨进入“地球村”(作者:徐嘉炀)

        作者:核实中..2010-01-29 14:03:39 来源:网络

          来源 :文化传播网
          20世纪初期,以岭南三杰为代表,即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留学日本,受到日本画家参酌西方绘画以革新日本画的启发,同时又接受了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和辛亥革命火热斗争的洗礼,立志对固有的旧中国画进行革新。其表现形式是折中中西,融汇古今;最终目的则是通过艺术美的陶冶“改造国魂”。 “岭南画派”提出“革新国画”的口号和要求,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



          而在50年代,流行于西方20世纪艺术观等,开始在香港涌现,其特点是强调发挥个人的艺术思想。一些较开明的香港艺术家亦于此时候进入发挥个人独创性的艺术行列。吕寿琨就公开批评香港画坛流行以摹仿为绘画教学的方法。他认为对水墨画的发展会造成障碍。在随后的数年间,有一些香港的国画家开始放弃传统模式的绘画,投身进入新水墨画创作行列。于是一个由吕寿琨倡导的“新水墨画运动”开始在香港掀起了热潮。他是一位具启发性的理论家,并不因遁传统临摹的教学之法。



          推动香港水墨画蜕变的,除了吕寿琨外,还有从台湾来港的刘国松,他提出的绘画理论,对香港画坛亦有一定的影响。刘国松是紧接吕寿琨后在香港积极推动现代水墨的人,他以月球、地球、太阳、宇宙为题材,并采用了裱贴、压克力色彩、喷枪、撕纸等新技法,开创了水墨画的国际视野。



          受到新水墨运动启发的多位艺术家,日后都能以多元化路向从事水墨和多元化创作,各具面目,将香港新水墨提升至更高层次。



          香港画风除了岭南、新水墨之外,解放后南下画家如彭袭明,一生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证道,淡泊避俗,谢绝社交,是所谓大隐隐于市。因而造就张大千谓:“文章高一世,画笔高一世的胸襟。”陆俨少亦称:“以其人品之高,故其笔墨高洁,似其人也。”



          80年代以来,香港又有更新一代的水墨画家涌现,其中传统根基较好的李虚白、天池等,是70年代后从内地移居来港的。这些画家一方面广泛地借鉴外来艺术,强化个性,另外更加关注钻研传统,是当代香港水墨蜕变的基本特点。



          进入新纪元,内地较前更开放,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本港将必然会受内地来港的国画家影响。在大气候影响下,香港的国画也将会受到不同地区的影响。



          艺术的发展在于在固有的文化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创新。中国画秉承着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累,面对今天信息爆炸、科技一日千里的时代,如何可以仍停留在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画风中?试问如果仍只是画几片幽兰或几片竹叶,去表达古人雅淡飘逸,翩翩君子的情怀,在今天的“地球村”里,还有多少人会欣赏?



          中国传统画已经发展到了臻极的地步了,除了在拍卖会上或博物馆中中国传统绘画仍备受推崇外,现代的画家专攻传统绘画而能再创高峰,简直绝无仅有。中国画家正面对着大时代的转折点,一是要创作中西融合配合时代的作品,一是要接受被淘汰的现实。



          何谓真正的成功创作呢?有几点值得留意。首先,作为一位中国水墨画家应该是传承和开拓者,同时也要具备深厚扎实的传统修养和兼容中外古今元素的时代精神。第二,画风要灵活多变,应兼具各种派别或风格。第三,在色彩和色调的运用方面都应有独到之处,不应分中或西,要别树一帜。



          无论中西文化有多大的差异,中西绘画有多么的不同,画家面对着的是不可逆转的新思维冲击;无论我们多么不愿意舍弃传统,现实是我们所创作的作品必须为现代人所接受与理解,从而为现代人欣赏并且产生拥有或珍藏的欲望,但我们在创作时不可以舍弃以先贤为基础,必须以自然为师,以生活及情意为泉源,我期待着以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承传,中国画家可以源于自然又超乎现实,将中国画的艺术推上世界画坛。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8(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5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