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美术理论 >> 理论库 >> 雕塑
      分享到:

      初试雕塑(作者:孙伟)

        作者:核实中..2010-01-25 16:48:18 来源:网络

          雕塑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它是一门通过视觉传达和触觉传达来表现形体和空间的艺术。
          我国的雕塑艺术发展从原始社会的陶器;殷周时代的青铜;秦汉时期的陶兵铜马到唐朝的刻石;魏晋的石窟;宋明的彩塑先后有无数的杰作产生,并建立了极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伴随着新文化运动,西方的艺术介绍进来,西方的雕塑也逐渐为中国人所了解。
          本世纪初第一批留学西方的中国学子学成归国,开始在中国兴办现代教育,其中艺术教育也逐步开展起来。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美术教育,雕塑的专业教育从此建立起来。一批有成就的雕塑家从欧洲带来了雕塑专业教育的模式,开始了中国的雕塑专业教学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雕塑艺术教育在原有基础上引进了苏联(现俄罗斯)的教育体制,并在此后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现、当代艺术信息流入中国,一大批艺术人士留学西方,走向世界。各种艺术思潮不断出现,使得我国的雕塑艺术教育在原有的体制下更需向社会实际需要靠拢。丰富、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在继承和发掘我国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更加强调专业的严肃性和学术的探索性,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鼓励学生通过对雕塑艺术的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来服务于社会,创作出优秀的艺术年品。
          要想学习雕塑,首先要认识雕塑,理解雕塑艺术的概念。
          人类认识身边的世界,第一步都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宫完成的。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的刺激形成了感觉,然后通过综合的判断形成了对某一特定事物的认识和相对固定的概念。人将各种感官所认识的事物和判断的概念加以研究和总结,著书立说形成了各门知识。人有听觉:在认识声音的过程中,人懂得了节奏和弦律的概念,随之创造了美妙的音乐和话语;人有味觉:在认识世界上酸、甜、苦、辣的过程中,懂得了酸与甜、甜与酸等味道之间的那种美妙的感觉,随之创造了无数的佳肴;人有触觉:在抚摸这个世界上的物体过程中,人懂得了物体的肌理和空间体积形成了触觉概念,随之创造了人的舒适的生活环境;人有视觉:在认识世界的色彩、空间等过程中,懂得了色彩和空间的变化,随着创作了大量的视觉形象供人们玩味和认识。
          世界是一个大的空间,宇宙是个更大的空间,当人通过视觉和触觉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时候,空间和形体的感觉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人们不断地在空间中寻找不同物体的坐标,并根据那些不同物体对感官的刺激所形成的概念来区分物体和空间的精神意义,这就如同原始人认识和使用石制刻削器一样,当他们认识这种特定的形体和空间的造形所具有的功能后,在认识和规定了它的使用意义的同时,也就形成对它的空间造形的精神意义的认识。直到今日,如果有这一形状的空间形体置在眼前时,人们绝对不会迎着它的刃部而感受到温柔和舒适。形体造型特征和形体的空间位置以及运动的方向,当然还有材料和质地以及物体同人发生的某种关系,决定着一个物体的精神意义。这种精神意义的传达是通过人的空间的视觉和运动的触觉以及人对事物的一般概念所感知的。

          随着人类的发展,有别于原始人刻削石器的那种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并存的一种更纯粹的,表达精神意义的物体制作就开始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认识的雕塑艺术便应运而生。有空间形体变化的物体抛弃了实用的功能,而成为表现精神意义的雕塑艺术。
          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永远是伴随在一起的。人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对空间和物体进行着认识,并且不断地赋予各种空间的物体以精神意义。同时还利用物体的空间的精神意义来表达人的追求与思想。
          雕塑艺木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空间物体的精神意义的表达方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而发展变化。今天雕塑艺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地丰富着自身的表现语言,不断地在空间的形体变化之中随着人(或是艺术家)对世界的认识而有所表现,有所创新,雕塑艺术的发展为人类认知这个丰富的空间形体世界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供着最新的成果。 ˉ
          院校:
          我国雕塑艺术教育目前一般是由专业的艺术院校来承担的。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基本上都设立了雕塑专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院校设立雕塑专业都有很长的历史,他们培养了大批的雕塑专业人才,也集中了一大批雕塑家作为教师在雕塑艺术教育领域中辛勤地耕坛。每年这些院校都招收数量不等的新生,新生入学都要通过专业的招生考试和全国文史类高考。
          报考雕塑专业的考生一般要经过素描、速写、泥塑写生、泥塑创作和口试的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参加文化课的全国统一高考,最后各院校根据综合成绩决定录取的新生。
          志愿报考高等艺术院校雕塑专业的考生,在考前应对报考的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应该针对报考的专业做一些基本的训练。
          一般艺术院校的雕塑学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包括素描、速写、泥塑人像、泥塑人体、浮雕、雕塑构图、人体解剖、透视基础、立体构成、雕塑史、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等课程。一类是专业创作课,它包括纪念性雕塑创作、装饰性雕塑创作、架上雕塑创作以及结合材料运用的石雕、木雕、金属、陶瓷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课程。学制有五年制和四年制两种。硕士研究生学制也是三年制和二年制两种。本科除专业课以外,还有外语、文学、中外美术史、哲学、体育等共同课。
          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可以掌握一定的雕塑表现语言。具备一定的雕塑表现的能力,通过毕业创作的实践可以更好地表现出自己艺术成就和水平,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服务于社会。
          天赋:
          当然在学习雕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应该具备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天赋。这里指的天赋是你应该对你所喜爱的专业具备比较敏锐的感觉,并且有一种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习惯。做为将要报考雕塑专业的考生,应该对身边的事物有充分的形体和空间感知力。比如,我们对身边的家居、建筑、人物、动物、物体的形态、物体之间的形态关系、物体的运动关系、尺度、质地等等有较为清晰的辨别力。应该对身边的事物、社会、人物的关系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并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感和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认识的欲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检验这种天赋,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种天生的兴趣。大家可以去摆弄你身边的一切可以摆弄的物件。比如,你书桌上的各种笔、书本、文具盒、墨水瓶、橡皮、书包、录音机等等随手可得的东西,观察它们的形体特征、质地、体量等形体因素。可以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地去组合、分散、集中、倾斜、排列,去体会这些物体的形体关系、空间关系,去感受你所摆弄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某种空间的情绪,形体的组合意义,去留意每一次摆弄后你所得到的感受。以此来检验你对空间和形体的天生的敏感程度。同时,也可通过这些举动来刺激和强化对空间和形体的感知能力。当然,我们身边的一切物和事都可以培养空间观察和形体观察。只要你去留意,发现事和物的存在意义,并有表现“意义”的欲望,我们就可以讲:我们已经具备了学习雕塑的天赋。

          读书:
          当我们自认为具备这些天赋之后,我们要求学生应该对雕塑艺术发展史有初步的了解,应该多去读书、品书,多看画册,多去分析你所见到的作品,多去比较你看到的每一位作家的不同,多去体会一些名作佳品的空间关系和形体关系。当我们看到一件人物雕塑时,你可以首先模仿一下作品的动作和情绪,然后体会一下在你模仿的动作上存在的空间关系和形体关系。并且结合作品产生的年代、社会背景,作家的个性人品,作品反映的问题去阅读。当你看到一件非人物的作品时,可以去查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去感受一下这件作品的形体魅力,去分析一下这件作品的特点和特征。通过这样一些训练,我们可以对雕塑艺术有个直接的了解,并可以结合雕塑发展史去品味一下各个不同时期不同代表作家的作品,去查阅一下艺术评论家为这些作品所做的论述。准确地认识雕塑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
          实践:
          当我们了解以上的知识,我们还应该做一些实践性的练习。我们应该从大量的基础练习学起,应该练习自己控制形体表现的能力。所有几何形的形体特征都非常明确,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三角形、圆形、方形、多边形和这些形体的组合特征。我们要从几何形体中存在的平面的大小、线边的长短、面和线的交接时形成的角或点的空间位置、体积的比例等方面,去认识形体的表现因素。可以尝试着用粘土和纸板等材料去复制一些几何形体,去感受几何形体中具象的比例关系和空间关系。我们还可以去组合几种不同形体的几何形,在组合之中我们去感受这些几何形的体积比例、结构关系、空间方向等。
          进行了针对几何形的练习之后,我们就可以临摹一些我们可以见到的雕塑作品了。比如我们可以临摹一些头像、胸像等具象的作品,也可以找一些画册临摹一些非具象的作品去感受一下它们的妙处。
          临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当然临摹不是我们的目的。临摹的意义在于体会和感受临摹作品中存在的那种雕塑艺术特有的语言关系和精神境界。这些被临摹的优秀雕塑作品就像我们文学教科书中的那些课文一样,有独特的词汇和语言关系,有合理的章节,有文章的主题。我们要用雕塑的观念去认识它们,用雕塑的材料和制作去阅读它们,去理解它的文法结构、语言组织和中心思想,去学习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从而学会最基本的雕塑词汇和雕塑的语法,懂得它的基本规则。我们可以临摹一些古罗马雕刻、头像《阿克里巴》、米开朗基罗的《朱理》,去感受人像雕塑所表现的头、颈、胸的关系。我们可以临摹英国当代大师亨利•摩尔的《躯体》,去感受体积的存在和形体的空间运动。我们还可以去临摹一下美国当代大师的《结构》,去感受结构在空间上的意义。
          经过最初的学习和研究,大家会对雕塑艺术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当然对雕塑艺术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应该贯穿于你所从事的艺术生涯的始终,应该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地深化对基本问题的认识。
          临摹练习之后我们可以就雕塑艺术的基本表现要领和手法进行练习和体会,大家要依据对雕塑艺术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去研究人像在雕塑艺术中的表现,因为“人”是我们最为了解熟悉的一种“物像”。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有外形、有特征、有结构、有空间、有体积,当然还有人的个性和思想。在雕塑艺术的发展历史中,“人”的外在形象始终是最为雕塑家所热衷表现的,是表现上最为丰富,作品最多的一类。我们可以从人像的基本造型入手进行写生练习。

          应该指出,粘土是学习雕塑最为便捷、最易修正研究的材料。我们建议使用粘土来进行我们的写生练习。准备好粘土,我们还应该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首先准备一张旧书桌用于放置可以水平转动的转盘。转盘可以选用市场常见的“健身盘”来代用,转盘上再放置一个有立柱的托板。然后我们准备好粘土、铁丝、锤子、钳子、钉子、塑料薄膜和用质地较细的木料或弹性较好的竹子做的泥塑刀。这样一切最基本的用具和材料都准备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人像写生了。
          头像和胸像是常见的雕塑形式。当前在我国是雕塑入门的必修课程。头像胸像写生要从模特的头、颈、胸三大部门的空间关系入手,要首先掌握好所塑对象的动态,也就是三大部分组织时的空间方向,要始终对我们塑造对象的形体空间关系加以控制,每个局部都要放进整体关系中去考虑。要解决好基本造型和附属造型的关系,要注重人像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又要注意具体部位的结构关系和解剖关系。
          这些讲起来简单,但在实际的塑造中,显得无比丰富和难于看透的各种关系是非常难于把握的。我们应该反复练习,在练习中逐步的摸索和有意识的理解和体会这些关系的存在。比如:我们可以从小看到大,瞳孔的视点决定眼球的方向;眼球的方向决定了眼皮上下左右关系;眼皮、眼球、瞳孔的变化决定了眼眶的显现形式;眼眶的显现形式影响额头、颧骨、鼻弓和面部肌肉的表示状态,表示状态又指表现情绪,表现情绪又反映精神态度,精神态度又同观者互动,一个雕塑头像的艺术性就是通过你对形体的认识和空间的表现来传达的。
          在实际的练习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面颅和脑颅的形体关系,以及面颅、脑颅同脖子的关系,特别注意模特脑颅和面颅部分的几何特征,注意比例关系和空间关系和形体关系。在控制好脑颅、面颅、脖子关系的同时我们要注意人的五官特征,这些特征随着年龄、性别身份的不同而不同。但这些不同的变化又都同整体的关系密不可分。整体关系应该是这些细节有机的被包含在“人”这个丰富的形体形象之中,并且具备了整体一致的感情表达和雕塑特有的形体空间表现语言的有机综合。
          目前,在我国的雕塑艺术教育中泥塑头、胸像还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人物的头、胸像塑造在雕塑艺术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遗产。是雕塑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所以对人像造型的理解和表现还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强调的一点是:雕塑有其特殊的艺术表现语言,我们通过人像写生的练习一方面可以直接表现感情,表现人物,一方面通过练习来理解雕塑的空间概念和形体概念,来体会出那种纯粹的雕塑语言所在。
          在头像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插做一些人物全身的构图和写生练习。我们可以在人物全身练习中加深我们对人物的动态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可以强化我们对形体方向感性的认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整体控制来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形体的表情。应当指出,任何一个有天赋的艺术学子,应该学会认真地观察和比较每一个局部和形体特征及这些特征所反映出的整体关系。学会如何深人浅出的观察和表现对象的局部与整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局部有机的服务于整体,使艺术的品位和理念表现的更加明晰。
          我们还要切记,雕塑家表达自已思想和感情不是利用文学语言,不是利用故事和情节,而是通过有意味的空间、形体的变化来表达的。所以,我们要了解雕塑的基本语言,掌握语言的表现方式,自己主动地去体味形体的情感,空间律动。感化自己才能感化他人,才能在雕塑创作中有所成就。
          我们讲了一些雕塑艺术中最为基础的,但又是最根本的概念,谈到了一些最基本的练习方法,但这还不够,在造型艺术领域中还应该包含更多的方向,它对我们理解雕塑,认识和把握形体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在造型练习中必不可少的素描练习和速写练习。
          素描练习能够帮助学习雕塑的同学提高对形体的把握能力,特别是对形体比例、特征、重心以及体积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素描和速写练习在雕塑艺术教育中也是最重要的课程,素描练习和速写练习,虽然是二维的空间表现,但在雕塑领域中这种练习又是三维空间造形练习的必要补充。
          一般在素描练习中,我们会把一个有三维空间存在的物体作为对象来描绘,我们会注重透视因素在平面造型中的作用,以透视的法则来检验我们对空间的理解和表现。透视法则的运用在素描作业中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表现空间的物体关系,运用二维的错觉造就三维的现象,当我们用空间的概念来判定形体的位置和状态的时候,用透视的法则在素描纸上表现这种形体和空间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对物体的形状、体积、空间关系等做出判断,用透视的法则把它表现出来,以检验我们对空间和形体的理解是否正确。我们利用透视法则可以估计出形体的深度;我们利用透视法则可以分析出体积的大小,这样一个比较明确的平面造型会在雕塑家眼中呈现出立体的状态。反过来讲这种立体状态的表现,在素描中有较大成分是依造透视法建立的。这对我们理解形体,准确认定形体的空间位置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素描练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立体空间的认识,同时也在于通过素描练习中对形体比例关系的强调而培养学生准确的把握形体的能力。形体的比例关系存在于每一个物体之中。比如:我们描绘一个人像,我们会通过表现对象基本比例关系来区别他(她)与别人的不同。我们从人的五官位置的大小、长短、高低、深浅的特征进行比较,确定这些描绘对象的基本特点。运用比例表现来控制形体,形体的空间比例决定着造型的意义,无论我们是在复制对象还是创造新的形象,形体的比例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素描练习中强调形体,比例的重要也会对雕塑练习中对形体比例的认识有所帮助。
          构图与重心的练习,也是造型训练的重要部分,一幅头像、一幅人像、一幅非具象的作品都存在着画面的构图与重心。构图与重心也是一种空间位置的表现因素,构图是一种空间的经营,而重心则是相对于运动而存在。重心是一个基点,这个重心可以偏离、失衡、平稳。重心的位置决定着构图的格式。在独立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中,作者对重心的控制和对构图的运用,会对表达的内容和作品的精神意味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雕塑练习中重心就像一个固定的坐标。它可以反映出作品的形体运动和空间状态,从而表现作者意图。因此,我们在素描练习中对图象的重心、画面的构图应十分重视。在传统意义上的素描练习中,对体积的表现是通过形体的透视、结构、比例、以及光线等因素来完成的。在我们描绘一个立体的对象时,我们在平面上表现这种体积关系是把眼睛固定下来观察的,通过对光线在形体上留下的明、暗、灰,强与弱的表现来反映体积的。体积的塑造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形体的空间变化和形体特征,要求理解光线在形体上呈现的方式,有机地合理地运用明、暗、灰分布,完成对形体的表达。对于明、暗、灰的控制,也可以锻炼我们对形体的认识和表达。因为任何形体在人的视觉反映中都是通过光线来传达的。通过描绘表现光线下的体积可以帮助我们从视觉角度上准确地认识形体。

          在素描练习中,我们谈到了形体透视,形体比例,构图与重心,体积的表现等问题。这是素描最重要的基础内容。我们应该加以重视。素描是造形艺术的基础,还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对素描练习来讲有许多辅导教学材料可供大家参考。素描有其极高的艺术品位。它的表现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但就雕塑家的素描来讲他们在素描作品中呈现出的最杰出能力在于他们能在素描作品中反映和表现出强烈的形体观念和形体的运用观念。这些观念的表达有时会忽视一些常规绘画表现技巧。比如:光影被减弱,细节表达不够丰富等等。但作为最基本的造形练习,我们仍然要求学生严格按基础素描的要求来做,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基础打牢。使自己的表现方法更完备和扎实。
          速写练习也是造形艺术的重要手段。速写练习能够帮助学习雕塑的同学提高对物象的感受能力。它要求我们能在短时间迅速的感受物象动态、比例、重心和形体特征。能够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在速写练习中,学生应该从简至繁,从易到难,由慢到快,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以人物速写为主的速写练习,应该首先了解一些人体的解剖知识,懂得人体的运动规律。在人物的比例关系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我们画好人物速写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许多教科书和辅导教材中都有关于画速写的知识,大家可以阅读学习,但有一点必须提醒大家,速写必须要不断地画下去;要经常地画,这样速写才有存在的意义。
          雕塑家在画速写时尤其要注意,人物的动态,形体的方向,人物的比例关系,画面人物动作的舒适程度是自我检查速写水准的重要依据,许多初学者容易把人物画的四分五裂,动作的方向感,形体的组合关系都同一幅优秀作品存在着差距。这是因为在画速写时只顾看眼前的模特儿和画面而忽视的是我们头脑中对模特的认识。不能把模特的动作整体地印入脑海,我们画的每一笔,每条线都没有经过我们的头脑梳理和思考。这自然不能准确地把速写人物画好。我们可能用一条线画不准我们的对象,但是我们可以用二条、三条、五条线来调整你所记在脑海中的动作。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动笔作画之前要对所画的对象的形体特征,动态趋势和形体方向有个认真观察和明确的认识,在脑海中形成对象一个稳定的动作概念。这样我们自然不会拿起笔来在纸上描摹对象。如果我们是用心来演示我们对形体的认识,我们就不会描摹不必要的细节而做到整体上的和谐和统一。速写不是描摹,它应该有更多的主观上的理解,有更多的对形体和比例关系的感受,有更加明确的形体观念,更加敏锐的感觉表现能力。
          我们要求大家先读一些解剖书,了解一些人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拿一些动态明确的照片形象来进行动作的分析,去画它的形体运动规律和感受他的形体的方向,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我们就能够用极简单的线条来控制和组织画面的人物了。我们要切记不要描摹人的外轮廓,应该由里及表的画,画人的运动方向和形体关系,这才是重要的。当我们解决了观察方法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就一些表现方法、手段和技巧进行研究和实践。这时大家也可以轻松地表现你所见到和末见到的物象了。只有这时,我们才可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感情,才可能准确的表现对象。
          当我们通过对雕塑造形的基本训练之后,我们当然也对雕塑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会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学到许多表现方法。通过研究和欣赏优秀的雕塑作品,我们应该认识到雕塑艺术中所涵盖的精神因素,文化因素,时代因素以及对人类认识空间和形体的观念。
          就初学者而言,我们的创作应从具象的表现世界和直接表现精神入手。因为表现我们最熟悉的人和自我是那么的直接和可信。
          要想表现人和表现自我就要求我们首先了解和认识自我。这听起来容易,但实际上我们要了解自己和认识他人就应该有个参照,这就要求我们寻找那个所谓的参照。用什么眼光看待人与自我,这就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是地球上生物的一种,在这一种中又有人种的划分,又有民族的区别,国家和地域的概念,文化的差异,利益集团的不同等等。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一切就是我们眼前的世界,我们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这个世界就形成了你区别他人的自我。我们的立场就是要放进人类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史中;放进社会时代之中;放入文化的背景中去验证。一个具备艺术的责任感,有独立思考能力,掌握一定的技术语言的人,才能创作出有精神意味的作品。
          我们首先在不断地学习中认识世界,同时这个世界又反来影响我们对它的认识。这就是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我们不断的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又通过不断的知识的积累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不仅要观察和认识世界,同时,我们要把我们的思想和观念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存在着特定意义。无论是意识的还是物质的,我们要学会观察和认识它。同它去交流,我们的交流方式就是通过我们掌握的雕塑语言来完成的。用雕塑的语言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就是我们进行创作的目的。只有进行创作我们才能赋予自己的雕塑具有精神的意义。也只有我们用空间和形体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时,我们才能同雕塑的专业语言发生关系,才会进行同这个世界的交流。因此,我们在初学时要不断地用空间和形体的观念。以及我们的艺术责任感去观察这个世界,去看待我们身边的生活,无论春、夏、秋、冬,东、西、南、北,无论人和事我们都要关心,寻找出我们要表达的主题,进行自己的创作。
          在我国的雕塑专业教育中要求学生把人做为主要对象来表现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最丰富和最复杂的动物。我们最易体会,最易观察他(她)们的存在和变化。因此人和人的精神世界就成为我们表现最多,最普遍的主题。只要我们不断地通过我们的生活去观察认识人和人的世界,用我们的审美眼光去判断你认识和感受的东西,就会有大量的题材可供你去表现。
          从世界雕塑艺术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时期的石刻艺术品多取材于神话,表现的是神的生活。但这些石刻的形象与情节又都具有人格化的色彩、神的形象和动作姿态形同人的现实生活。当我们仔细研读这些作品时就会发现,古希腊人对审美的追求和界定,这一时代所有作品都充满了至上的、神圣的、英雄主义的色彩。健壮和完美的身躯成为神的化身。崇尚强悍的英雄主义精神具备了时代的审美特质,创造了《维娜斯》、《赫拉克立斯》等经典的英雄主义色彩的艺术作品。是当时的现实生活造就了这种样式,这种表达形体的空间的审美样式被人类固定下来,以全于在我们生活的今天还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样式的再现。这种审美样式影响和决定了人的这种审美意味,并被人类的审美态度所继承。这种造形样式的形成是时代的反映,是艺术家反映时代和人类发展要求的成果。
          再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作品,我们看到在作品中更多的倾注了人的感情,突出了人作为世界主体的地位。米开朗基罗创作的作品,有了同现实生活的人一样的服装和道具。人物的形体表达更具有合理的解剖。《哀悼基督》的表情已经抛弃了至上和神圣的表情,而更具有人间的无奈,艺术家们在审美的领域中表现出对人的更亲近的关注。他们摆脱了宗教的枷索和束缚,开创了人文主义色彩的造型表现观念。这使得人的存在意识更加强烈,人的主体地位,人性的表现更加鲜明。从审美意义上讲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新的文明的来临。
          近代雕塑大师罗丹在审美领域中突出的贡献,在于他不断的深刻的对雕塑形体反映个性精神的挖掘。他的作品表达情感极为专注,激情与理性并存,从认识世界的角度上更加注重对精神和个体性的阐述和表达。同印象主义画家一起注重对世界的个性瞬间进行观察,捕捉和表现。他的代表作《青铜时代》被人怀疑是从真人上翻制下来的,他的《巴尔扎克》突出的个性表现以至于不被当时的人所接受。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精确的极个性化的审美态度的背后,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大师在艺术领域上开创了西方世界更加注重个体的精确的科学的生活观念。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昌盛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艺术创作的真正使命在于它能推动人类精神境界的升华与提高。艺术创作和艺术观念的创新需真正符合时代和人类前进的要求。在精神境界中欢乐、痛苦、压抑、解放是并存的。表现你的痛苦、欢乐、压抑和解放是每个艺术家个体的行为。用什么方式阐述你的境界,表现你的艺术责任感,完全由你来决定。我认为,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创作教学课程只能向学生提供一些创作参考和帮助解决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求初学的人要从各个角度,利用一切信息来观察认识社会,得出你的判断。用雕塑的语言表达你的观念、态度和追求。一切在于你对世界的认识。
          就创作考试而言,我们要求考生做到主题明确。当我们进入考场,拿到创作考试的题目时,我们首先要冷静地思考、审看我们的题目,思考试题的内涵,考题的意义,注意考试字面意义背后的问题。然后,用我们平时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以及综合的经验独立地得出你的判断。确定考题要求我们表达的范围。选择表现你判断的主题的表现方式和题材,推敲这种表达方式和题材是否可以控制和准确表达主题。设想景终的表现效果。当一切在你的大脑中思考成熟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创作之作了。
          在创作考试时,我们要情绪稳定,当主题明确,表现方式确定后,我们要首先做好制作的基础工作,要搭好架子,要固定好底板,制作表现上要注意雕塑语言的运用。雕塑的制作步骤要明确、要独立思考,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忘记自己选择的表现方式,争取做的到位和完整。最后我们还要在制做过程中去调整我们在最初思考时留下的不足,使其完善,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你的思想。
          作为考生,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寻到所谓的考试秘诀,但是这个秘诀是不存在的,它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积累和实践。艺术尤其没有秘诀。希望大家努力。

          (选自《雕塑系教学论文档案》1997年,转载于《穿越时空——中央美术学院建院80周年雕塑系历任教师论文选集》1998年)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0(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