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美术理论 >> 理论库 >> 雕塑
      分享到:

      张得蒂的雕塑品格(作者:罗世平)

        作者:核实中..2010-01-25 16:40:36 来源:网络

          了解张得蒂的人,都能从她的雕塑中感受到人格的力度,清纯平和的外表之下,透出精神的饱满和生命的实在来。这是在脱尽了矫饰与张扬之后直面人生和直指心灵的真实。那品格如同玉石之美德:温润恰和中,自有其不挠不折、澄明淳厚的秉性。若分析张得蒂雕塑的这般品格,一是人格的修炼;二是真美的追求;三有语言的体悟。
          张得蒂做雕塑家的路是大苦大涩的。1957年,她由中央美院雕塑研究班刚毕业不久,正欲展露才华的时候,一场波及全国的反右运动剥夺了她的政治生命,随之也剥夺了她从事雕塑的权力。在此后近二十年里,她多数时间是在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在农村,她耕田、收割、伐木、编筐……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回到城里,她不分冬夏地蹬着三轮车,运物送货,别人作雕塑,她只能和泥、打下手。本来就极为灵动的心和十分敏感的手当被泥土勾活之后,又不得不自我按捺下来,那份渴望雕塑的煎熬是远远强过体能的精神磨难。二十年中,张得蒂经受了如孟夫子所说的“劳其筋骨”、“苦其心智”的双重磨难。她认了这大苦大涩的磨难,而把磨难当作了意志和品格的修炼。手塑不能,则用心塑。在走出逆境之后,她对人生、对情感、对雕塑竟有了大彻与大悟。回观自己的这段经历,张得蒂自称:“这段经历使我在生活和精神上都融进了中国人民最真实、最质朴的感情,它不但磨炼了我的意志,也极大地影响我后来的整个艺术道路”。这是个“开大荒”的过程,或者说是在破石见玉。当石开玉显的那个时刻,艺术的品格中蕴含的是超越自身、朝向人类精神的亲和力。
          对人及人类生存状态的现实关注,不仅是古典艺术的命题,更是当代艺术的命题。古往今来,东西方的大哲人、大艺术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围绕着人在作文章,或是讽刺调侃,或是赞美歌颂,或是理性建构。是文化的正统主流也好,是“嘻皮士”、 “电脑朋克”一类的“亚文化”也好,积极的方面总是在希图引人注意和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也许是大苦大涩的人生磨难,张得蒂对真的性情,美的事物有特殊的敏感,尤其是经过长期体察心会的蓄积,这敏感于真和美的心性中又增加了一份追求的自觉和执着。对此雕塑家有她自己的表述:“当我经历过苦难多磨的生活,体会过人间最丑恶或最美好、最冷酷或最温暖的情感之后,我再也无法对人生和世界作冷眼旁观,于是,我必须用我的心、我的手、我的艺术来表现和歌颂人类最真实、最具体的善良和美好。”凭了这份对纯真、对善良的敏感和珍爱,张得蒂在一位年轻女大夫的身上发现了善良和美好,于是倾注全部的的感情和心力,创作出《医生肖像》 (1962年)。二十年后,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的大理石雕塑《日日夜夜》(1982),是《医生肖像》的续作。大理石的晶莹质地,精细入微地表现出一位女护士送汤喂药的动人形象。七十年代中期,她到西藏体验生活,从藏族儿童顽皮的表情上看到了雪域民族的质朴和纯真,那挂在《小达娃》眉宇嘴角间的顽皮和友善,融入的是雕塑家对西藏生活的全部体验。从八十年代起,张得蒂又专注于人物肖像雕塑的创作。每塑一像,她必定会进入对象的精神世界作一番情感的体验。为诗人艾青塑像,她在写生之外,更多的时间是观察,交谈和读诗集;作丁玲塑像,她读《莎菲女士日记》竟至废寝忘食;塑孙敬修老人像,她也着迷如痴似地听老人为孩子们娓娓道来的故事……因此她塑的《诗人艾青》,眼神中专有一丝洞悉世态的忧虑; 《丁玲印象》则深印着莎菲女士反抗封建礼教的那股子心气;《歌唱家张权》形象间有如月亮般的明彻清纯。一切美好和真实都在体验中萌生,情感也在体验中得到升华,由这真情实感塑造的美,自然是看不到丝毫的矫饰和浮华。对于美的品格,中国人有自己掌握的尺度。平淡见天真之为美,天然去雕饰之为美,外气而内神之为美,走的是天地归一,内外整合,形神兼备的路子。品格的要素既是精神和情感的真切自然,同时又是外在形式的真切自然,东方艺术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品格的实现和完善。张得蒂在精神和情感的磨炼中感悟到这种品格的魅力,并在塑造中实现着这内外整合的美。有几件作品很能代表她的雕塑品格。

          《医生肖像》活现出东方女性温婉和圣洁的气质,形体简括,表情含蓄,参用的是古代菩萨的塑造语言。《宋庆龄像》显示出端庄高雅、自信自强的民族气派。体面归纳,圆雕与浮雕兼用,取法的是中国石狮造型的浑然和伟岸。荣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的浮雕《东方的邀请》,有超越时空、超越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奇妙构思,东方的寓意和东方天国的神秘,给西方“雕塑王国”送去了一缕清新的风。但丁和他心中的恋人结伴在鼓乐合鸣、飞天环舞的佛国天堂。构图对称,形象简逸,灵感得自于龙门石窟云气升腾的佛龛。同样的塑但丁和贝亚特里齐, 《初次相会》表现出但丁童年的第一次情感波澜,受“生命之精灵”鼓舞的男孩,身形甫动,目光朝圣似地投向他心中的美神。外静内动与身心安宁的两个形体,是佛和罗汉造像语汇的活用。由此可见,张得蒂的雕塑是在追寻东方审美的品格风范,具体些说,是在佛教艺术中发掘民族雕塑语言传神达意的底蕴。
          张得蒂接受的原是欧洲古典式的雕塑训练,转而对中国古代雕塑发生兴趣,最初是受刘开渠、滑田友、曾竹韶等一代宗师的影响。先是迷恋于佛教雕塑的简洁和沉静,继之为佛教石窟、名刹寺院、喇嘛教圣地,“去作艺术的朝拜”。临摹、研究、体悟。她期望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有祖先艺术的血液”。她后来临缩复制深圳《锦绣中华》景点的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造台湾花莲县千手千眼菩萨像那么得心应手,已可见出她对传统雕塑的研究深度。祖先艺术的血液从雕刻《医生肖像》时起,已入涓涓细流注入了张得蒂的雕塑品格之中。多年以来,她就有这么个愿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将东、西方艺术融会贯通,风格鲜明。选择走这条路是很艰难的,而使她义无返顾走下去的另一原因是英国雕塑家Sockop的来访。这位雕塑家来中国,本是想找全新的东西,但在他看了中国同行的作品之后,很含蓄地说他“好像是回到了家”。这句话对张得蒂触动很大,西方人太熟悉自己的本土文化了,大概在这位英国雕塑家眼里,中国的雕塑还只是西方的影子。于是,张得蒂向传统要营养就变得更加自觉和全面,东方艺术的品格硬在她一刀一凿之下日见清晰和明朗起来。当《太极》中那位双臂抱团、气流鼓荡的老者脱石而出的那个时刻,张得蒂的审美心性中“祖先艺术的血液”已然贯通:雕塑之美在于外静而内动的神韵;在于生命意象的含蓄;在于言筒而意赅的单纯;在于透彻人之内外的整合。中国文化体验式的观照使张得蒂的艺术步入了一个新境界。1985年,东方的邀请》送展意大利,终于以独特的东方面貌令西方专家们折服。拉维纳“但丁中心”主席拉戈泽尼在第七届国际雕塑竞赛授奖仪式上对她说: “您的作品有鲜明的东方艺术特点,任何西方艺术家是绝对想象不到的,您使我们欣赏到了东方艺术”。
          确切地说,张得蒂的艺术是体验型的。因此她看重生活,雕塑中灌注的是生命的实在和鲜活。人性的善与感情的真在几经体察过后,化为艺术的美质,作了她雕塑品格的基调。走进这个天地,她让你平心静气地去体味净化的心灵,那个世界如东方琉璃光般澄明朗彻,一片清纯。

          (原载于《美术》1993年第8期)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0(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3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