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收藏的历史如同镜子 照见的是“世态人心”的变化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7:23:57 来源:网络

        眼下的中国,收藏大热。隔三岔五,就会收到各种关于收藏的杂志、报纸和宣传品。我是一个缺乏收藏意识的人,曾经有过一些现在看来很值钱的字画,当时价格还没有上来的时候,就随手送给了喜欢的朋友,至今也不觉得后悔。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朋友是真喜欢,一般而言,他们的收藏不是为了进入市场流通,敛财获利,而是自己玩赏。既然如此,放到哪里都一样。我发现,对于喜欢收藏的人,什么时候提出要观看他的藏品,都会非常高兴,再忙,也会兴致勃勃拿出来和你一起品鉴讨论;何况,他们还保管得特别好。

        我的导师史岩先生,出生于江苏宜兴世家,毕生喜好收藏,遗憾的是,抗战西迁,藏品散失大半;文化革命,又遭一次浩劫。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他到敦煌考察,在河边拣到了一只很小的木质菩萨手臂,上面彩绘犹在,根据风格造型判断,当属唐朝遗物。后来上课的时候,他拿给我们看,并说,只要是找到了这只手臂的出处,随时愿意交出来,拼接上去。

        我们系还有一个前辈王伯敏先生,书斋名号“半唐斋”,当年参观他的藏品时,他也说,里面任何器物残片,只要有人能指出原作所在,都愿意无条件奉还。

        史岩、王伯敏先生这种属于学者收藏,他们心里由衷地喜欢传统文化,而且这种喜欢远远超出了一己私利和占有欲望。

        史岩先生的藏品还发挥了独特的教具作用。当年上课的时候,他总是把藏品拿出来让我们摸一摸,他说,学美术史,不摸东西是学不好的,没有收藏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1994年,史岩先生以90高龄辞世,他的藏品捐给了学校,希望学校将来建艺术博物馆,他认为,一个大学没有艺术博物馆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他们而言,藏品是生命的一个部分。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一生心血的散失,而传给后代,未必能避免这种结局。史先生常说,过去见得太多了,许多大家庭时运不济,都是零零星星地变卖藏品。所以,他认为这些东西最好的归宿是整体打包,捐给国家,唯一的希望,就是国家能善待它们,并且发挥作用。


        由史岩先生的收藏故事,想到了前不久在上海的一次经历。

        那是参加一个会议,好客的主人专门安排了一个自助晚餐,在某个私人会所的花园举行。虽然是很普通的自助餐,但价格却是外面的好几倍,组织者说,到这里主要是“吃环境”。的确,在上海闹市拥有一个园林式会所已属不易,何况主人又以收藏闻名。

        让人惊讶的是,花园里几段墙都是从外地购买、拆卸,重新拼装出来的。一段是徽式建筑的院墙;一段是北方的门楼,朱漆大门、铺首、石柱;一段竟是藏式建筑的墙壁……


        其实,不止是私人,就是一些园林文物部门,为了营造历史气氛,也有从外地买一个古宅回来重新拼装的做法。


        活生生地割断历史、地缘、环境,把文物从原生地买回来,变成自己的藏品,这种掠夺式的做法,是“收藏”吗?

        史岩、王伯敏这些老先生想的是让残存、零碎的文物回到它的原生地,维护文物自身的完整,而这些人则是破坏历史的完整,满足自己的炫耀心理;二者在境界上,相差何其遥远!


        收藏的历史如同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世态人心的变化! (深圳商报 孙振华)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9(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4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