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晋唐宋元瓷器作伪与鉴定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6:00:47 来源:网络

        在古玩市场中,仿品仿得较逼真的,多见高古瓷器,如越窑、邢窑、唐三彩、鲁山窑、龙泉、宋影青等。在鉴定的过程中,一定得从造型、釉面、做工、旧气、纹饰等几个方面来观察,凡有一点疑问的,就得警惕。现仿高古瓷器作伪手段大致可归纳为八种,兹略记之,并要述鉴别方法,以供参考。
        1.做土锈。将新瓷器涂上地下土或埋在地下一段日子,这类仿品嗅一下有土侵味。土侵味是鉴定出土器的方法之一,所以通常的鉴定,有土侵味,就往老东西上靠。接着将有假土锈的瓷器再做旧,更能迷惑人。有彩的瓷器氧化和腐蚀需要很长时间,如一百年或更长,短时间和长时间的氧化和腐蚀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破坏力有限,后者破坏力往往透入胎骨。鉴别假土锈的方法很多,比如先将器物表面的土锈洗掉,气味没有了,就是假的;如果洗掉了土锈,气味照样存在,可能是真的。假土锈与器物表面粘接不牢,一碰容易掉落,而真土锈较为牢固,剥落下来,往往会在器物表面留下痕迹。
        2.烟熏。将新瓷器用烟熏,或放在煤炉边、烟囱边,经常烟熏,时间长了,釉表面变黄、变旧,然后再人为涂一点什么。鉴定方法为:在局部用劲擦拭,能擦干净,一定是假的,因为真品釉面变旧、变黄,表面的污垢不是很容易擦得掉的。另外再嗅一下,是否有烟火异味,有的话,也一定是假的。
        3.药浸。将新瓷器放入相关的药水中,能使釉面快速腐蚀。用这种方法做了旧,瓷器表面腐蚀痕迹往往很均匀,只要多看几件,就能找出特征来。而旧瓷器表面的腐蚀往往是不均匀的,当然表面腐蚀均匀的状况也有,如海底下的器物,海底下出来的瓷器,釉面腐蚀严重,看上去呆板。
        4.假开片。将刚刚出炉的瓷器洒上盐水或其他相关的液体,使还处在高温状态下的瓷器发生开片现象。然后涂上污垢水,使开片呈现旧气;或者涂上墨汁和赭色的颜料,造成"金丝铁线"的效果。鉴别方法很简单,能够把线条、污垢洗掉的均为仿品。
        5.鸳鸯配。将两件破损的瓷器合二为一,或配成原有的造型,或创造一个新的造型。目前市场上这种造假方法大多用在晋瓷越窑上,因越窑釉色相对单一,两件残件合在一起,釉色相差不大。鉴定方法有几种:一、用小刀刻划细部,能刻出刀痕来,如果不是修补时留下的痕迹,那么必假无疑。因为合二为一的器物,通常进炉低温烧造,低温釉釉面硬度低,容易刻出痕迹来。二,凡是有不正常的接痕,一定有假,两件不相关的器物合在一处,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必有痕迹。
        6.补残。古代瓷器造型丰富多彩,如罐子,有四系罐,有两系罐;瓶有长颈、短颈,束颈、敞颈等等。本来是残件,经过改装,成了另一件器物。如本来是四系罐,由于坏了两个系,不补上,而把破损之处磨平,上釉做旧,成了一件两系罐。还有一件宋朝的双螭龙耳盘口瓶,由于双螭龙耳已坏,不补上,只把破损处磨平,上釉做旧,成了没有耳朵的瓶。
        7.配铜口。宋朝有些器物口边毛糙,如定窑因采用覆烧工艺,故口边露胎发毛,为了遮盖,就用铜等相关材料镶口,这是一种特殊工艺。然而宋朝大多数器物口边还是施釉的,现由于口毛,或破损,也镶上铜边,造成这是一种特殊工艺的假象。
        8.后加彩。后加彩现象在明、清时期的瓷器上用得较多,但唐宋元瓷器也有。如长沙窑青釉壶,原来没有彩,之后加褐彩、加绿彩,再低温烧造。磁州窑白瓷原本没有彩,后加上褐彩,再低温烧造。唐鲁山窑黑釉挂蓝斑,原器蓝斑较小,现加大,用低温烧造而成。因为这类器物有蓝斑比没有蓝斑值钱,蓝斑大比蓝斑小值钱。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9(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5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