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摹本与廓填 3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5:52:58 来源:网络

        明代邢侗《拳石图》轴藏于南京博物院(见图一),已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七册中。1993年夏季,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中国书画名品到上海展出。展品中有一件邢侗《文石图》轴(见图二),这件《文石图》与南京收藏的《拳石图》无论是画图、文字书法、行款印鉴皆相同,甚至尺寸、质地都一样,都是绫本。细较两图之后,发现大阪藏本书法中有多处用笔不自然,如第四行“拳”字末一笔、同行中“娑”字的横笔等笔画皆过度夸张了邢氏用笔特点。这种画虎类猫的毛病细审之下会发现多处,而南博本无此毛病。由此可以判定,大阪本是一个摹制很精的摹本,并不同于前文中所谈的副本画。附一邢侗所画《文石图》扇(见图三)以兹比较。
        故宫藏有两件罗聘自画肖像《两峰道人蓑笠图》轴,两件作品图画、自题、桂馥题图名,以及竹井老人、陆锡熊的题识皆一模一样,唯一差别在于一件画于绢上,一件作于纸上。两图比较,可以看出肖像细部摹本往往刻画得不自然,特别是画幅上有几家题字,摹字与原书很容易区分出来,因而可以判定绢本为真迹(见图四),纸本为摹本(见图五)。另从原本上题识除上述几家外,还有薛廷吉、程晋芳、胡德琳、张庆源四家诗题(此四家题摹本上无)来看,摹本产生的时间是原作创作出来不久,可能出自罗聘的子侄门人之手。因为摹本上没有的几家题者薛、程、胡、张都是罗聘的朋友,从他们的题语上来看,诸题都是在罗聘在世时所题,所以可以肯定摹本的摹制时代不会去原本创作年代太远。
        值得注意的是,明末以降,临、摹糅合为一体,制造极精彩的摹临本是常见的。造伪者先以摹的方式获得与原作同样的构图,再以临的手法再现原本的笔墨色彩,弥补了临本失之构图、摹本失之气韵的不足,制造出即使在今日也令研究者头痛的“双胞胎”乃至“多胞胎”作品。如高凤翰《四十五岁自画像》轴(见图六,故宫博物院藏)与《云海孤鹤图》轴(见图七,青岛市博物馆藏)即是—对极为近似的“双胞胎”。由于笔者随全国书画鉴定组走遍各地,又多次在国外阅览海外公私收藏,故而在本文所选实例中大部分属于这种“双胞胎”作品。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鉴定这类作品必须目睹原作。即使这样,一对双胞胎作品也不一定必有真迹存在。同时,读者还要分辨清“双胞胎”作品和以前已谈论过的“副本”作品的区别。总之,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读者经常保持警惕,不要疏忽。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4(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