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中国西安皮影的兴盛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5:02:26 来源:网络

        中国西安地区指东潼关、西宝鸡、南长安、北黄陵。

        清富察敦崇在其《燕京岁时记》中言:“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西安则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近代陕西皮影流派极多,粗略言之,东路有碗碗腔皮影,南路有道情皮影,西路有弦板腔皮影,北路有阿宫腔皮影。四路影戏,尤以碗碗腔、老腔皮影最为古朴,据民间传说,自明以来,即在西安的二华(华县、华阴)潼关地区流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94页)

        作为皮影的发源地,西安皮影戏在宋代封建王朝的动荡中扩大了自己的根系,而它扎在西安大地的主根更是日益深壮。不仅雕工唱技相当成熟,在剧本创作的题材方面,也向历史的“奸贼害忠良”和现实的“相公招姑娘”的领域开拓了。

        清代康熙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随之复兴,影戏亦昌盛起来,且流行区域极广,流行在西安的碗碗腔影戏,即是乾隆年间兴起的“新腔时调”。当时的皮影班社“箱底规模之大,演出剧目之繁多,音乐唱腔之复杂,皮影雕刻工艺之精巧都超过了以往,同时也超过同一时期其它区域的影戏”(张茂才《陕西影戏与皮影造型艺术》)。

        三 原人周鼎元的《影戏杨孝子传》记:“影戏不知所起,挖皮以肖人也。其为戏,四五人共一箱.出笈藏刻画人物,长弗尺,绾以竹杖,可上下其手,膝以下,可卷曲跑踯。侧其耳目口鼻,具而贤否,雅健高下之品辨焉。冠履服饰,则文武男女异制,而富贵贫贱之品亦辩焉。布绢以箱之上,高不及三尺,阔倍之,而赢周以苇。注油满器,烧绵其中,煌煌营营,以为光明世界,清夜无事,村之父老子弟,就绢外坐而听,立而望,妇女在其后,弗喧弗混,视观尤甚闲,适戏之做,以一人为数人语声;两手可指挥数人,使出入俯仰揖让之,循其度极之,戈矛戟剑,争斗纷然。与夫神怪鱼龙虎豹出没之,各穷其变……其徒三四人,则又丝革之器具备,随其所宜以应之,以寂以喧,以唱以叹,以嘻笑,以怒骂,传古今声容事理,亦可使观者欣然而忘卧。”《续陕西通志稿·艺文四》。这段精彩的描述,即生动地展现了乾隆时期影戏在西安农村的表演形式和演出情景。

        乾隆四十一年刻本陕西《临潼县志》“戏剧”条云:“旧有傀儡悬丝,灯影巧线等戏”。陈赓元《影戏》诗说:“衣冠优孟本无真,片纸糊成面目新;千古荣枯泡影里,眼中都是幻中人。”西安大地渭水南北涌现了崔向余、张元中、郭安康、李荫堂、李芳桂等著名影戏剧作家。“花部泰斗”李芳桂祖籍华县,排行十三,人称李十三,创皮影戏剧“十大本”,名震西北,“嘉庆四年(1799年),李芳桂第二次进京参加会试。虽然主考官纪昀批了‘拟录六十四名’,实际上最后并没有被录取。事后虽得了‘截取兰皋知县’,但这只是一纸空文,并不是实补在任。这次落选,使李芳桂对科举功名心灰意冷了。回到家里,他一面在金莲寺、屯里董家教书糊口,一面致力戏曲创作。”“嘉庆十五年(1810年),李芳桂62岁时,‘诏谕’禁演皮影戏,并迫害皮影戏艺人及剧本作者。”(驩之《花部泰斗——伟大的戏曲家李芳桂》见《渭南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第92页)。李芳桂不仅以剧作家之鼎然大名被朝廷捉捕,更因宣扬白莲教农民起义成了不赦之“犯”,他逃祸间毙於蒿草丛中。

        尽管统治者出於统治的需要肆意摧残艺人与作家,但西安皮影戏己形成的“燎原大势”决不是禁令可禁、捕房可捕的——於省内繁衍出了时腔碗碗腔、弘板腔,阿宫腔、灯盏头碗碗腔、旬阳八步景腔,商洛道情腔、西安道情腔、安康道情腔、陕北碗碗腔、安康越调腔、秦腔皮影等等;“秦中自古帝腔州”——西安省城里莲湖公园、书院门仍有两家皮影社班。散布在古都郊野和八百里秦川的影戏在人民的厚爱与深情中照演不误。每当玉兔东升,星斗显时,自西安而望九洲,处处灯火有光,地地素帛有影,村村社社锣震弦扬,班班台台艺人竞技。

        至30年代,西安影戏班多达48台,民国刊《重修华县县志稿》载:“清末民初演唱者二三十家。”民国末年亦有24班活跃。1914年,曾创立了“咸林中学”的教育家杨松轩先生与同仁白瑞生,顾熠山等兴办“强聒社”,且“以改良旧影戏为职志”,“所编剧本有《金莲痛》、《剪发令》、《睁眼瞎子》、《鸦片战》等,对地方文化,大有裨益。”(见《华县县志》1992年版本“文化卷”)杨公兴办皮影戏剧之举岂止是裨益地方文化?他编剧的剧目锋芒所向尽是朝着封建礼教、外敌侵略的,“强聒社”的“杨班主”於五尺银亮上高举着反帝反封建的大帜!

        以西安皮影戏为主力军的“陕西皮影戏代表演出团”於1952年和1955年两次赴京演出,得中央文化艺术部门嘉奖。文革间,“扫四旧”之风殃及影戏,烧戏箱、斗艺人之浊流溢漫华夏,而西安人民收藏戏箱,保护艺人,使不受损受害。1975年西安光艺、光华两个班社进京。197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曾来西安拍摄了《皮影轻骑队》纪录片,1984年陕西省电视台来西安拍摄了皮影录象,作为对台湾专题播出。特别是“1988年1月,华县皮影至北京演出……也把北京给‘震’了。许多观众都挤到后台看幕后的表演……场场部是满座。……唱‘前首’的潘京乐,他唱的那哭腔戏真够味,用句文话说,真叫催人泪下。再加上‘签手’郝丙黎挑签配合的哭泣抽搐动作,每唱完一段,都要爆起一阵掌声。”(姜全子等著,台湾出版的《凭灯观影走华州》第30页)。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2(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