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美术理论 >> 理论库 >> 民间艺术
      分享到:

      “驴皮影”的前世今生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4:50:15 来源:网络

        皮影,民间表演艺术道具的总称,旧时亦称“影人”。同时,它又是可以独立欣赏的颇具审美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由来

          皮影戏的产生,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汉武帝因宠爱的李夫人亡故而日思夜想倍加伤心。《汉书·外戚传》曾记载过:“有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从上述记述中的李夫人形象,便可推断此便是剪影形式的一种,而灯烛、帷帐也似乎具备了皮影戏的雏形。
          而真正的皮影戏兴盛是从宋时开始。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诸色艺人,影戏贾震、贾雄、黑妈妈……每有放映,儿童喧哗不绝。”当时出现的“绘革社”便是从事影戏制作、演出的影戏组织。清乾隆年间,德国大诗人歌德曾于威兰博览会上介绍过中国传统艺术戏种——皮影戏。而据相关的资料记载,早在13世纪初,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皮影戏便传到了南亚。

          流派

          皮影戏属于中国古老傀儡戏剧种。旧时亦称“影子戏”“影戏”“皮囝囝”“纸影子”“灯影戏”“驴皮影”,它也是中国独有的戏种之一。
          中国皮影艺术的流派主要有:“陕西皮影”,也称“陕灯影”,被称为中国影戏正宗的发源地。歌谣说:“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
          “四川皮影”,即四川灯影。由陕西传入,经过演变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并在清代广为流行。
          “山西纸窗皮影”,皮影戏的早期形式,素有“纸窗影戏看坐骑,纱窗影戏看摆设”的说法。在明末清初纸窗影戏的唱本大多以《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为主要内容,有的戏目一直流传至今。
        “北京皮影”,也是中国皮影艺术的主要流派。见于大清伊始,其中又分两派,一派由河北涿州影戏社的人员组成,大都住在老北京的西城,另一派由滦州迁徙而来,住在东城。于是,喜爱皮影戏的人们把他们分为东、西两大派系。

          另外,中国的皮影戏还有“湖北皮影”“陇东皮影”“滦州皮影”等几个派别。
          在中国的大北方,美丽的丹顶鹤栖息地齐齐哈尔,居住着满族、蒙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等多个民族,建城800多年来,在广袤的大草原和甜甜的嫩江水的滋润下,也有过“驴皮影”演出的记载。如始于山东登州的“驴皮影”世家贾家,很早就活跃在这片黑土地上。

          制作

          皮影最初采用厚纸雕刻,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摸索,发现厚纸作品易损坏而改用牛皮、羊皮、驴皮。再随着长期的使用发现,驴皮与其他原料相比更具有耐磨损、耐霉变、易着色、不变形的特点,故清中后期,皮影戏的作品大多采用驴皮制作,经过雕簇、敷色、烫平、连接等多道工序制作完成。从此人们约定俗成把皮影统称为“驴皮影”。而一个影戏作品的诞生,还需要编创或抄写唱本,随后根据唱本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
          工序之一刻皮:首先,将皮子泡软,铺平后刮去皮毛,打磨得薄厚均匀,对着阳光呈半透明状,然后晒干。
          工序之二起稿:用尖状利器在皮面上划出所需人物侧面轮廓等图形。
          工序之三开刀:将皮子铺在木板,使用雕刻刀具,雕刻成形。
          工序之四染色:雕刻完成后给皮子染色,旧时染色所用的染料多采用朱砂、黄丹、绿汞和一些植物作为主要染料。
          工序之五装配:刻皮染色后,用重物压平定型,用麻线连缀关节。
        于是一幅幅形象逼真、传神,富有神韵的皮影在能工巧匠的手里,便成了一个个有灵气的生命舞动起来。

          上述皮影的制作工艺属于四川皮影制作工艺。各地皮影的制作工艺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互相借鉴。只不过各地选料有所不同,而牛皮、羊皮、驴皮则成了各地区制作皮影的主要原料。随着使用制作工艺的提高,人们又摸索出几种“推皮触刀法”、“刀口”、“烫货”等较高的工艺技术。它为皮影的人物、动物雕刻向细腻、精致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皮影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对工艺水平要求十分严格。现全国许多省市都有“驴皮影”社团,但基本是上百年前传承保留下来的作品。当今的戏社演出,基本是摆弄前人留下的唱本和技术,很少有新的创造和创作。

          以齐齐哈尔地区仅有的一家驴皮影戏传承人贾家来看,传承保留下来的只是皮影戏的作品、唱本及演出时一应俱全的道具,一定程度上还缺少能使皮影戏真正动起来的“掌签”绝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记忆

          “驴皮影”保留下来的同时,又给当代人留下一个沉重的课题,如何解读影戏的历史,解读它厚重的文化内涵,对众多的保护工作者来说,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梳理和发扬。
          当我们面对这些文化瑰宝,却又常常在财力、人力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内心深处肩负的责任心、使命感,在某种现实面前,往往又显得有些苍白。
          从保留下来的驴皮影作品看,主要以民间流传的唱本和传说中的神话及人物故事为主要题材。皮影戏的先人们根据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想象中的传说事物进行提炼加工,从而制作出了一些鬼怪、花轿、门神、动物、花、鸟、古代城堡建筑等一些爱憎分明、颇具地方特色而又形神兼备的作品。可以想象出当年,每每开台唱戏,那些活灵活现充满生命气息的象形作品,是怎样地摄人心魄、动人心弦。于是,“驴皮影”在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找到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流传便成了延续下来、广受欢迎的唯一途径。
          多年以来,在陕西、河北、四川等地,广为流传的戏目(影卷)较多,如:《嫔铁剑》1至4本、《碧玉剑》3本(修业堂)、《炎天雪》4本(新盛堂)、《降虎阵》8本、《封神演义》、《锁阳关》3本、《二度梅》11本、《界牌关》3本(新盛班)……十几种风格各异的戏目及百余本唱本,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地方戏种里异常活跃的娱乐形式。当我们在皮影戏那厚重的历史中穿梭时,仍能感觉到当年几十台驴皮影“大戏”轮流上演的“魔力效应”。
          许多驴皮影戏世家,几代人为了养家糊口生存下去,不惜用生命和泪水去换取达官贵人的笑脸,去保护传承这一“土里土气”的地方戏种,并举步维艰使它能够延续下来,这无疑是一个伤心痛苦的过程。好在经过他们的努力,那些皮影唱本和作品终于保存了下来。
          我们在厚重的历史长河中寻觅,串起零乱记忆的同时,竟有许多苦涩的味道从心灵深处泛起。也许通过保护,再过几年、几十年,我们的子孙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去解读历史,研究揭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寻觅它永恒的艺术真谛,让“驴皮影”出神入化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那样,我们的心会得到一丝安慰,能够理直气壮地与长眠于地下的先人坦然对话,让那些充满神韵而又魔力十足的“驴皮影”,在我们当代人的生活中出神入化地鲜活起来。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0(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