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略谈绘画中的音乐感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4:18:29 来源:网络

        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方凤富


        成了艺术的具体形式差别。绘画是用笔、用色彩和墨、用线条和光线在纸上进行空间组合,形成空间艺术。音乐是用节奏、旋律、和声、强弱、速度、音色等手段,在乐器或声乐上进行组合不同艺术,由于自己的不同语言形式,形,是时间艺术。音乐能够支配时间的延续,而绘画能向观众一次呈现作品的整个意旨。一个作用于人的眼睛,感染观者的心灵,一个作用于人的耳朵,陶冶听者的情操。但是形式上的差别并不改变它们都是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在审美主体内产生共鸣,达到审美和教育的这一本质。

        艺术是发展的,在各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每一种艺术都不可能离开其它艺术而独立发展。它们总是要相互借鉴和渗透,吸取其它艺术中有利于本种艺术发展的因素,并加以融合、贯通,来丰富本种艺术的表现力,使其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达到艺术的审美目的。绘画与音乐也是如此,而且它们表现了非凡的结合力。音乐艺术吸取了绘画艺术中富于表现力的形象元素,使音乐由单纯听觉艺术发展成为具有虚拟假定性的形象艺术;绘画借鉴了音乐中长于直接打动审美主体与创作主体的因素,延长了绘画作品审美过程的时间,使绘画艺术作品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为具有幻觉的时间假定性和抒情性。

        对于这两种艺术精神的息息相通,我国清代画家王原祁有较精辟的论述:“声音一道,未尝不与画通;音之清浊,犹画之气韵也;音之品节,犹画之间架也;音之出落,犹画之笔墨也。”形象反映出画中的音乐感。在这里中国画艺术的气韵、境界、韵味在音乐艺术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映证。我国魏晋时代的瘦肩吾在论述书画中的音乐流动美时说:“或横章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留,或因挑而还置,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銛。……《英》《韶》倾耳,无以察其音声……烟华落纸将动,风彩带字欲飞,疑神化之所为,非人世之所学。”“《英》《韶》倾耳,无以察其音声”并非巧构比拟,故弄玄虚,而是形容摹拟书画之“欲飞”动态;“将放而更留,因挑而不置”,“烟华落纸将动,风彩带字欲飞”等,使之视之,犹如听乐。这里既说明了艺术鉴赏中听觉通于视觉的“通感”,又说明了书画艺术本身就具有音乐的特征。既用以表现流动不居的万象之美,也借以抒发表现心灵,情思的千变万化。从美学角度找出音乐与绘画两门艺术里相通的艺术精神特质。

        在西方,艺术发展源远流长,各门艺术的融合是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艺术美学理论普遍认为音乐是艺术的最高形式,无论是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它的影响,在形式中外化音乐感。音乐在数世纪里,都是一门以音响方式表现艺术家的心灵,而不是复制自然现象的艺术,这在其它艺术中是无例外的。正因为如此,热心于表现人的内心声响即心灵的各门艺术,往往借助音乐的表现形式。绘画与音乐的联系尤其如此,可以说现代派绘画艺术的诞生发展无不与它和音乐的融汇有关。现代画家康定斯基说:“一个画家如果不满意于再现(不管是否有艺术性)而渴望表达内心生活的话,他不会不羡慕在今天的艺术里最无物质性的音乐在完成其目的时所具有轻松感。这样,将音乐的方法用于绘画。便产生了对绘画的韵律,数学的抽象的结构,色彩的复调,使色彩运动的现代愿望,现代绘画也就以音乐中找到了它的诸如抽象、象征等现代意义。”

        如果仔细分析绘画与音乐的这种亲密关系,就可以发现它们相通的基点。无声之形与有声之音的形式上的差别并没有排斥绘画和音乐共同存在的一种内在的艺术感情,而感情就会打破音乐与绘画之间的障碍。凡是愉快地倾听了优美音乐的人,都会承认一种既明白又难以表述的激动,他不可能说出音乐中的某个乐段给了他某种视觉印象,或者某种和声在他心中激起了某种感情。同样,当我们置身于美术展览馆,站在一幅深深打动了你的油画或素描前,你可能感觉到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把你拉入画中,眼睛已经无关紧要了,好象只有心才可能与之感应,这时你却无法表达究竟是什么给了你这样的愉快,大概是线条和色彩所产生的效果,同音乐里的节奏与旋律对音乐爱好者所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打一个比方,就象是把色彩比作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有如绷着许多根弦的钢琴,艺术家是弹琴的手,只要接触一个琴键,就会引起心灵的颤动,这种颤动我们就不得不把它理解为是绘画中音乐感发生的作用。那么绘画中的音乐感能具体给人什么倾向呢?仅是绘画中最富表现力的色彩为例。康定斯基在其《论述艺术里的精神》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蓝色是典型的天堂色彩……在音乐里,淡蓝色是长笛、深蓝色是大提琴、更深的蓝色是雷鸣般的双管巴斯,最深的蓝色是管风琴。……绿色保持着它特有的镇定和平静,纯粹的绿色是小提琴以平静而偏中的调子来表现的……。白色具有沉寂的和谐,就象音乐里的许多停顿暂时中止曲调一样,它不是死一般的沉寂……。黑色是死一般沉寂的内在和谐,它是由那些深奥的最后的延长号表现的,在其后出现的乐曲好象另一个世界的黎明。……淡暖红色是喇叭的声音,响亮、刺耳,清脆……朱红听起来就象大喇叭的声音,或雷鸣般的鼓声……紫色在音乐里是英国号式木制乐器深沉的调子……”此外还有冷红(茜红)、橙色、黄色……等等,几乎每一种色彩都可以赋予观者一种音乐的想象。在众多色彩组成的一幅画中,再加上线条的安排.造型的刻画就更象是一支色彩纷繁的乐曲了。当然,这种联系不是很确定的,对不同的观者可以产生不同的乐感,也许并不一定都会产生乐感,这就要看观者的艺术修养如何了。

        如果再分析一下绘画本身的创作过程,就可以进一层了解到音乐特别是它的两个主要因素——节奏和旋律在绘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节奏是指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强弱、快慢关系,节奏在音乐中于人的感觉是直接明显的,并不象绘画中的节奏那么隐晦。但这种节奏的隐晦性与其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绘画中各因素的组合关系,画面的整体布局,色彩的深浅、冷暖、明暗、浓淡、干湿,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用笔的轻重、快慢、 强弱、提、按、顿、挫、顺、逆等方面无一不显示其内在节奏,一笔一划无不是随着画家头脑里音乐流动娓娓而来。节奏则在画中反映出一种气势,一种力度、一种激情、一种和谐自然、流畅明达的美。

        以整体的布局为例,创作一幅绘画作品,首先就要设计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调子来表现,正如把握好画中的内在节奏一样,或者采取强节奏,或者采用弱节奏、快节奏、慢节奏,从中组合主导节奏作为整体布局的中心.如一幅山水画,前面的色彩浓重,随着山脉渐渐远去,色彩越来越暗淡,前部、中部和远处的山峰笼罩着阵阵白雾,时隐时现,似乎有一种由强及弱的节奏感,在半明半暗中一起一伏地流动。

        与画中节奏不同的是,旋律常常隐含于画内,它追求的是一种弦外之意(这种弦外之意,是一幅画中情感抒情的综合外现)的艺术效果。在绘画布局节奏中旋律随之而产生。如同节奏一样,它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绘画欣赏和创作时,作品的主题、题材的安排中.在色彩、线条表现的启示下,联想和想象就会使人们的心灵与之共鸣.这种感应的结果是仿佛“听到了它”,就象一种幻觉声音,有重音乐的旋律颤动在画面上。这就是画中的旋律,即充满画面有节奏的、有变化的、有规律的和谐运动感。它使绘画具有音乐般的抒情性,感染力和音乐般的情调。

        艺术家在追求绘画作品的旋律感时,决非象节奏感那样容易。它体现了艺术家对作品意境的追求,展现了艺术家博大精深的艺术理想。绘画作品的旋律感使绘画作品中的各元素,为体现组合变成为和谐的配套,它象魂一样,寄托画中,贯穿在画面的每个部分中.艺术家的任务就在于把整体的旋律感分解在各要素中,即有节奏的表现,就有旋律的存在,并且既能在画面上让旋律隐含于画面内容之内,也能让观者感觉到飘逸于作品之外.达到内外和谐统一贯通,即所谓“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境界。作者本人曾经学习过音乐,后来又学习绘画至今。因此,平时在作画中,都要放着音乐欣赏,在当初,并没有想到音乐与绘画的必然联系,但由于时间一长,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绘画创作——伴随着音乐作画,尤其是伴随音乐创作国画中,使我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把音乐流动行之于画笔的流动之中,显现出画面的音乐感。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统一是艺术美的最高要求,节奏与旋律在绘画中的表现使绘画形式内容的结合达到了新的境界。绘画中音乐感的追求,又使绘画审美活动更进一层。两门艺术的融合为它们各自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美术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这正是它们之间能够借鉴的根据和借鉴的本质要求。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8(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