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雕塑与城市文化不应脱节

        作者:核实中..2009-09-08 13:52:58 来源:网络

          改革开放前,国内城市雕塑还难得一见。但改革开放后,一股雕塑热与城市建设同步兴起。目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拥有了上千座各类雕塑。但对已建成的雕塑,专家们却褒少贬多。昨天,由省建设厅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经典江苏城市雕塑”报告会在南京举行,十几位专家批评了当前雕塑界的种种弊病,呼吁新建雕塑与城市文化不能脱节。

          盲目追风造成千篇一律
          
          建设部总规划师、全国城市雕塑建设委员会主任陈晓丽透露:上海、北京等有关城市在征求专家意见时统计出结论,已建的城市雕塑,好的10%,劣质的城市垃圾占10%,其余80%属平庸之作。造成平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雕塑没有根据自己的城市特色进行创作,而是盲目追风。人家有什么,觉得不错我也上一个。典型的就是每家单位门口摆的都是一对石狮子。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也反对这种低俗的追风现象。他说:比如一段时期抽象雕塑时髦,各地就一窝蜂地都搞抽象雕塑,连某些村口也竖立着“一个球、几条曲线”的抽象作品,让人看了不伦不类。有人以为搞了抽象雕塑就是现代化了。这种追风现象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值得大家去分析和思考。

          标志性雕塑可以休矣
          
          南京大学教授吴为山则从一个雕塑家的角度呼吁:城市雕塑要强调艺术性。他说,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应该既饱含着该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能体现时代的审美精神。它的思想性应包含在艺术性之中,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我们的许多城市雕塑过分强调教育功能,把思想性着重“拎”出来,最后成了简单的宣传品,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对有些城市搞假大空的所谓“标志性”雕塑,他很反感:“一座雕塑是否变成城市的标志,应由历史来衡量。”城市雕塑的体积不一定要大,关键要看它的时代性和艺术性。吴为山举了一个在雕塑界传为笑谈的事例: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尿童”铜像,虽然只有半米高,却是令人难忘的著名景点。国内居然有一个城市想模仿着造一个“尿童”雕像放置在城市中心广场,考虑到广场比较大,于是准备将原像放大到3米高,这一贪大求洋的计划最终没有付诸实施,但却成为人们的笑柄。

          雕塑决策应重视公众意见过去雕塑多由国家投资,所以雕塑决策权在“有权人”;而现在投资主体多元化了,决策权在“有钱人”。陈晓丽认为,按理说,雕塑决策雕塑家最有发言权,但现在雕塑家往往更多考虑经济效益,放弃艺术性,向投资人妥协。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认为,雕塑是公共艺术,公众最具发言权。但现在恰恰是公众的力量最虚弱。导致一些雕塑建成后,让公众看了恶心难受,不少城市出现了居民投诉、要求拆掉雕塑的新问题。如何真正让公众的意见参与到城市雕塑建设中,还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来源:网络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0(s)   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