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守正尚趣 承前出新——记军旅书法家吴正前

        作者:核实中..2010-01-07 16:10:59 来源:网络

        京华几位朋友相约搞个小展览,推荐我为组织协调人。这样,我找到并认识了军旅书法家吴正前。
        上世纪50年代末,吴先生出生于皖西北的淮河流域。他的故乡,文化底蕴、人文思想浓郁,老子、庄子、曹操、华佗、朱元璋等都从这块土地上走出。吴先生自幼即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时常临池,染翰弄墨,练就了提腕作字的硬功夫。70年代末,带着青春和梦想,带着才华和希望,他走进了军营,在祖国广阔的边疆大草原,有了属于他自己驰骋的发展空间,也迎来了他人生发展的广阔天地。从基层到机关,每当工作之余,他便忙中偷闲,读书作文、习字作画,数年浸淫其间。
        书法有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表征,因而搞书法既要读书,又不能局限于读书。为此,吴先生时常利用出差休假的时间,广览书法古迹石刻,遍临书法墨迹善本、经典法书。历览前贤不是为了守旧,而是为了获取传统之后的创新与升华。几十年来,他从没有参加过书法界的活动,而是一直在夯实书法的基础。他像一个高明的酿酒师,采集着五谷杂粮,酿造美酒之后,不急于饮用,而是封存起来,窖藏起来,让它们充分地酝酿融合。直到近几年,他才小心谨慎地启开这坛陈年老酒。经别人劝说,他参加了全国第二届行草书法大展、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大展等,接受着专家的检验,结果是满堂彩。此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全国第八届、第九届书法大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首届册页书法展和全国千人书法名家展等全国高规格的大展中榜上有名。
        吴先生日常工作繁忙,八小时之内很难有时间染翰临池。对他而言,书法虽是工作以外的余事,但并不多余,它是紧张工作之后的一种重要补充,是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属于自己心灵栖息的港湾,是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心性守望,是对经典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写字需要技巧。如果写字的技巧掌握了,就要靠其他的东西把它带上去。靠什么?靠悟性和学养。书法要靠理论来互动,靠文化来滋补,靠阅历来丰富,靠气魄来驾驭,靠视野来拓展,靠修为来提升。在满足了技法特性后,吴先生的书法已实现了进一步的超越。他的书风醇正而有雅趣,温和而不刻板,灵动而不飘浮。吴先生这种“守正尚趣,承前出新”的艺术理念反映了“创新是艺术的永恒规律”这个道理。长期的军旅生涯,使得吴先生的书法又呈现出“英风豪气”和“浩然正气”。他的行书和楷书,气宇轩昂,风采动人,气势雄强。其楷书取法魏碑墓志,行书取法“二王”,又旁涉诸家,用笔轻盈潇洒,秀美飘逸,但点画并不轻浮,而是方硬坚劲、骨秀神清。他善于以行入楷。这使得原本方正严肃的“静态”楷书变得活泼洒脱。同时,他又运用提按、轻重及速度快慢的交替变化,使得每一个点画具有力量感和节奏感。其行草书,能做到跌宕起伏、八面出锋、承接有致、呼应自然,也值得我们细品。在用笔方面,吴先生善于从露锋中求飘逸,于藏锋中求沉着;于圆笔中见婀娜,于方笔中见刚健。其笔下出现的横、竖、撇、捺等笔画,藏露结合,藏不钝滞迟涩,露不轻佻乏力。其下笔挺耸,取势险绝,长撇短捺,奇趣横生。那浑厚凝重的笔姿,奇崛多变的体势,使得本来僵板的平行线和垂直线产生了动感。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吴先生正处于艺术创作的黄金期,也是自我探索、变革期。我相信,倘假以时日,他的书法风格会更加突出。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2(s)   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