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圆朱文印问答 -篆刻

        作者:核实中..2010-01-07 14:49:59 来源:网络

        □ 谷松章 1. 清代陈炼在其《印说》中说:“圆朱文……如春花舞风,轻云出岫。”请您谈谈圆朱文印美在何处。
        冯宝麟:气息:雍容典雅;品格:尊贵高洁。
        鞠稚儒:圆朱之美,在结篆,在端凝,在婉通,在挺洁,平中见奇者尤难,诚大美也。
        施晓峰:美在恬静、安雅、雍容、飘逸、散淡,犹如谦谦君子、俊雅才子、纯情少女和风韵少妇。如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刘银鹏:工稳典雅,平和秀润。
        李健:我认为圆朱文印的美在于其精工、典雅、温润、静穆,而且具有闲雅的书卷气。
        2. 您认为圆朱文印的发展方向是工艺化、美术化、与书法结合、向上古探索、向宋元回归强调自身精纯还是别的?
        冯宝麟:在维护其本质属性和审美特色的前提下,向更广的领域(包括美术、书法)汲取营养,以拓展发展的空间,丰富创作语汇。
        鞠稚儒:力求五式兼融,精极或见工艺化,巧布或见美术化,而探索上古,回归宋元向为此道中人所崇,终不可悖弃书理,静雅之中方见笔情墨韵。此不变之理可应万变也。
        施晓峰:发展方向我认为还应多元化,包括文字的取向与融合,其中与书法的结合是基础,向上古探索、宋元回归中主要是着力对静美、古雅气息的追求。当然其中的工艺化和美术化会不可避免,其既是特点,又是局限,如不适中应用则会影响到印的格调与境界,要慎重。
        刘银鹏:向宋元回归,以书入印并突出个性特征。
        李健:圆朱文印的发展方向应是与书法结合,以书法来引导篆刻,增强其书写意味;同时也要提炼技法技巧,强调自身的精纯。
        3. 圆朱文印也有许多分支,如圆朱文、铁线篆,您更偏好哪一种,为什么?
        冯宝麟:我更偏好圆朱文。因为它更多地保留了篆书的原生态及上古的文化信息,可塑性强,便于创作者想象力的自由展开。
        鞠稚儒:所谓铁线篆,盖指其线条劲挺如铁,似金柚落地,而圆朱文与之同,尤见圆转恬静,似春花舞风,前者每以笔意取势,后者每以形貌传神,不可偏废,若是法手,俱见融通之趣。
        施晓峰:二者各具其美,相对来说偏好前者,主要是圆朱文印空间结构更具变化,而二者各具优势与局限,关键取决于文字内容、气息的选择。
        刘银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圆朱、铁线各有千秋,余皆喜爱之,本人愚见要创新发展,贵在兼收并蓄,擅舍擅取。
        李健:圆朱文和铁线篆中我更偏好铁线篆。
        4. 有人认为刻圆朱文印要反复修饰,也有人反对修饰,请问:您的圆朱文印线条是一刀刻成,还是经过修饰?
        冯宝麟:我在创作时以气驭刀、贴线而行,力求把人们的精神气息更直接地贯注印中,若有不尽意处,补刀以求完善。
        鞠稚儒:余作圆朱,忌反复修饰,最服膺下刀狠辣而精准者,所以不伤气。而一印之成,其材质、字数、尺寸俱为骋刀所碍,在稳、准、狠之余,难免略加修整。
        施晓峰:一般都经过修饰,因为修饰的过程也是局部调整的过程,是画龙点睛的过程,是创作的重要环节,这被众多印坛前辈所重视,最终一刀或修饰看的还是盖出来的艺术效果。
        刘银鹏:圆朱文印的特点是:章法精巧、线条完美、字法古雅。为追求线条与结构的绝对完美,印人大多小心从事,由精至细,刀刀逼近,直至理想境界,吾治印亦如此。
        李健:“修饰”是一个中性词,不含有任何贬义的意思,所以我毫不掩饰,我的印就是经过修饰的。为了让线条更加完美,修饰也是一种必要手段,所以我没有理由拒绝它。
        5. 圆朱文印的发展自成体系,请说出您认为对圆朱文印发展影响最大的印人(限6位之内)。
        冯宝麟:赵孟、汪关、林鹤田、赵叔孺、王福庵、陈巨来。
        鞠稚儒:前有赵子昂(传)、文三桥(传)、林鹤田、汪尹子,后有赵叔孺、王福庵。
        施晓峰:赵孟、汪关、邓石如、赵叔孺、王福庵、陈巨来。
        刘银鹏:赵叔孺、陈巨来、王福庵、韩登安、吴朴堂。
        李健:我认为对圆朱印发展影响大的印人有:赵孟、赵之谦、赵叔孺、王福庵、陈巨来、韩登安。
        6.您的圆朱文创作的取法在哪里,创作中糅入了其他吗?
        冯宝麟:古今贤者皆我师,尤其倾慕安持老人之纯粹、唯美,并从其不经意探得消息。另外,从大自然中攫取美的信息、美的资源,从姊妹艺术(如舞蹈、音乐)中获取创作的灵感。
        鞠稚儒:前人妙制,皆为我法,使精尤精,趣尤趣,更参以金文、古钵、汉金等字形,淹贯迹化。规矩方圆,因取篆所限,尤难广被也。
        施晓峰:取法乎众,青铜文字、玉箸篆、鸟虫文、古玺印文等都可以为我所用,此间关键在文字整合、整体协调、情趣的表现、格调把握与境界的追求上。
        刘银鹏:以宋元古印为宗,汲取近人陈巨来、王福庵、韩登安等诸家精华,印从书出,印外求印,完善自我,努力锻造自己独具特色的审美语言。
        李健:我的圆朱文印主要取法王福庵和陈巨来,结字上偏重于王,而线质则靠近陈。
        7. 对于圆朱文印中的装饰意味与美术意味,今人强调得比较多,您对此有何看法?
        冯宝麟:作为“大美术”家族的一员,旁涉诸艺是正常的,但应做到“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方为得法。
        鞠稚儒:味正、神清、古艳、天成者为高,其余何足论哉。
        施晓峰:有两点:一是功底,也就是对圆朱文篆法、文字协调性及看似单一的线感的理解、把握与锤炼。二是气息纯正、古雅、敦厚、庄严的印风需精心品味,而当今社会文化背景趋于浮躁,过度的装饰,美术意味则暗合了部分人的审美心理。
        刘银鹏:圆朱文印应以古朴、典雅为上,虽然线条流畅完美、结构严谨对称、注意黄金分割,极具装饰意趣,但应有一个“度”的把握,决不能脱离书法本意,而流于单纯的美术图案。
        李健:圆朱文印本身就强调一个精致、工整,其中就难免有装饰意味和美术意味,因此我们要以包容的胸怀接纳这一点,只是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同时也要注入书写意味。
        8. 20世纪的圆朱文印达到了一个巅峰,请您展望一下未来圆朱文印的发展趋势。
        冯宝麟:王福庵、陈巨来是20世纪圆朱文印高度繁荣的显性标志。他们的成功实践宣告了一个时代—圆朱文印形式探索时代的基本结束,也为另一个时代—圆朱文印风格化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风格化将是今后的大势所趋。
        鞠稚儒:规矩前人成法,拓展篆法取资。
        施晓峰:发展是肯定的,当然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现已有不少青年印家在做不同尝试,且初具面目,其中有改良,也有突破,圆朱文印创作在全国已成气候,但热闹中还需存一份冷静。
        刘银鹏:向宋元回归,与书法结合,追求高古、典雅、质朴的艺术风格,将成为未来圆朱文创作的主流。
        李健:我相信通过当代圆朱文印人的共同努力,圆朱文印肯定会非常好地存在并发展下去,而且随着取法对象的不断丰富,圆朱文印的风格也会走向多元,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9. 圆朱文印的兴盛和它的实用性有一定的关系,实用的需求,对它的艺术趣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您认为在篆刻日益走向纯粹艺术创作的今天,这样的状况是否会持续下去?
        冯宝麟:实用是印的原始功能之一,但随着圆朱文印的发展,它的审美功能将会得到加强,风格化也就会越来越明显。服务于实用的僵化、匠气、平庸、无个性等特征将会淡化。
        鞠稚儒:否。
        施晓峰:某种程度上说,实用需求也是任何艺术创作的动因,至于艺术趣味的高下、雅俗与印式的实用性关系不大,起作用的是篆刻家的修养,其中包括审美的情趣。
        刘银鹏:许多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双刃剑”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用的需求对圆朱文的兴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对充分发挥印人的性灵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我认为篆刻在日益走向纯粹艺术的今天,圆朱文的发展还会受到实用功能的影响,但只要当代印人注意扬长避短,努力“扬弃”,必然会别有洞天。
        李健:我相信圆朱文印的实用价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同时,彰显艺术个性的圆朱文印作品也会越来越多。
        10. 您认为圆朱文印中,彰显个性是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冯宝麟:有灵襟,无俗趣;有慧口,无俗韵。“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思想境界的提高,能帮助印人解脱桎梏,在创作中彰显真个性。
        鞠稚儒:圆朱文印,以端凝为本,向有“印从书出”之论,而个性能否得以彰显,除却偶运巧思之外,更见于书写(主要指篆书)功力之高下也。
        施晓峰:确实不易,但也能有所作为,如在字法、刀法、空间感、线感表达上有所探究,只是不要刻意为之。
        刘银鹏:圆朱文印配篆谨严合度,章法装饰而有序,线条光洁而流美,处处充满理性的光辉,其缜密设计、理性思考者多,偶然生发,妙手偶得者少,所以彰显个性自然不易。
        李健:圆朱文印并非千篇一律,它依然能彰显出自己的个性来。我们看看当今的圆朱文印高手们,其作品风格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依然彰显出了自己的个性。(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06年第5期 )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业务部:
        • 邮编:100069
        • 电话:
        • 技术部:
        • 邮编:100052
        • 电话:
        • 热线: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5(s)   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86(mb)